網頁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郭氏族譜(安溪)

安溪郭氏節錄

安溪发现阿拉伯後裔聚居地“海丝”文化研究又添佐证

新華網福州10月17日電(謝來法 謝文哲)

日前,安溪縣金穀鎮熱心人士吳益祥先生在整理《姓氏志》時,偶然從一本修編於清鹹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的《金谷郭氏家譜》中發現,該鎮金山村郭厝其鼻祖同為來自阿拉伯伊斯蘭教信徒文憲公(回族)。經吳先生詳細查證大量史料及泉州權威專家鑒定,《金谷郭氏家譜》與《杏宅郭氏家譜》中記載的內容十分吻合,可以推斷金山村郭厝

採訪時,老吳拿出《金谷郭氏家譜》和《泉州名祠》,給我們一一做了對照。據《金谷郭氏家譜》原文記載:“一世祖樂樵公,諱仝,字孟良。西元末隨始祖任泉州鹽司提舉,居泉州城東。”“二世祖諱盧,樂樵公之長子。”“泉州(城東)八世祖毓晉公獨自徙來安溪崇善裏蓬萊鄉黃柱安居。至十世祖茂全公又移居本裏金穀鄉上寮,康熙30年(1691年)蔔蓋祖宇,土名厚佘埔。於斯聚族由來舊矣,溯其分派由晉水一世樂樵公為鼻祖,至八世毓晉公為入安溪開基始祖。”

《泉州名祠――泉州杏宅郭氏家廟》也記載:“宋元之際,杏宅郭氏始祖文憲公系伊斯蘭教信徒,來自海外天方之國,因愛慕中夏繁華,人文鼎盛,遂安家于浙江杭州富陽,務農營商,生息繁衍,聚族定居後襲漢為郭姓,其子章公。次子德昭公。”“德昭公長子孟良公,諱仝,字孟良,號樂樵,處士鹽司提舉,居城東。”“二世祖諱盧,字居賢,乃樂樵公長子。”《泉州府志》第三十三冊也原文記載:“郭仝,字孟良,號樂樵,本浙江富陽人。元末隨其從祖,欽任泉州鹽提舉。”

10月14日,我們又隨吳先生來到泉州,專門聘請泉州海絲專家組顧問、泉州市文物研究中心陳鵬副研究員和泉州文管辦副主任黃真真及安溪文管會主任黃炯然,隨後又一同到泉州杏宅郭氏家廟做詳細鑒定。據黃副主任介紹,《泉州名祠》是由泉州許多權威歷史專家,以及泉州地區一些名望家族成員共同參與編纂的,對於研究每一個家族的源流具有很強的權威性。陳鵬研究員告訴我們,經詳細查證,確實可以證明安溪金山村郭厝百崎、泉州杏宅回族郭姓同根同祖,其先祖文憲公墓碑現仍存於泉州海交博物館。郭厝郭氏人家為阿拉伯後裔的證實,是阿拉伯海上絲綢之路來泉州貿易經商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據瞭解,泉州在唐宋時期已有來中國做生意傳教的阿拉伯人居住,在泉州定居的阿拉伯人後裔,後來改姓中國姓氏,主要有金、丁、馬、鐵、郭五姓。正是這些阿拉伯人後裔遠在異國他鄉情牽泉州,才成就了今天的“海絲”泉州。安溪金山村郭厝公原名為伊本・庫斯,信奉伊斯蘭教,于宋元時期來到中國,後襲漢姓為郭。

據悉,惠安百崎郭姓人口己於1954年批準確認為回族,泉州杏宅郭姓人口也於1987年批準確認為回族。


安溪郭氏節錄

溯源

據《姓氏寻源》记载,最早的郭姓出现在夏禹时期。郭字本义是指外城,以居住地为姓,源于夏禹的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这支郭姓的後人已无世系资料。

今郭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源于周朝,出自姬姓,是古虢国的後人。據《元和姓纂》载,周武王姬发把两个叔叔姬叔和姬仲分别封於东虢(河南荥阳东北)、西虢(陕西宝鸡东),两人分别称虢叔、虢仲,後来两国分别为晋国、秦国所灭。虢叔、虢仲後人以虢为氏,因古代“虢”與“郭”同音,虢氏逐渐演变为郭氏。此支郭姓後来转向山西一带发展,形成一大势力,故郭姓有“发祥於虢国,光大於太原”之说。另據金穀华芸郭氏的《蓬岛郭氏家谱》载,虢叔为郭氏远祖,其裔孙郭壬有功于周室,被封于郭,是为郭公,被尊为受姓始祖。唐朝名将郭子仪为郭壬的六十七世孙。唐中叶,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高第一,被封为汾阳王,南方郭姓大都以郭子仪为始祖。二是源自阿拉伯後裔。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重要商埠,一些阿拉伯伊斯兰教信徒择居泉州,改汉姓,以郭为姓。三是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明、清时期,我国的蒙、彝、满、回、壮、土家等氏族有不少袭汉姓,以郭为姓。

郭姓在历史上形成太原、冯翊、汾阳等郡望。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18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5%。

宗祠

官桥碧一郭氏祖宇

位於官桥镇碧一村,名曰“厚庵祖宇”。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民国17年(1928年)重修。1990年由海内外族亲协力集资,全面重修。宇坐北向南,土木结構,悬山屋顶,二进八间,占地面积九百六十平方米。楹联:“汾水长流年豐物阜;阳光普照人傑地灵”、“鲤山毓秀,鲤化龙门开世胄;雁塔当前,雁朝凤阙振家声”、“念汾阳出将入相,高功伟绩,中兴唐室安社稷;想奎璧宗衍支蕃,义路礼门,和睦乡闾振宗风”。

後畲祖宇

金谷金山回族郭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1981年旅居新加坡族人郭田园等捐资修葺。

华芸上宅祖宇

始建不详。二进式五开间,土木结構,东西向。厅联:“裏称雲美择守尊;地卜上宅居之安。”龛联:“雲美勝概,霞蔚定生吉祥;桂林飘香,蟾光永耀安宅。”

人物传

郭忠福

郭忠福(九二三~九三八年),崇善裏(今金穀镇河美村东甲山)人。自幼孝顺父母。父亡无力安葬,卖身於杨姓大户放羊。相传,杨家大户所请的一位地理先生(堪舆师)见其乖巧孝义,指点其将父骨灰埋于羊栏裏,並一直往东,自有归宿。忠福聽从指点,扶母东行,路遇大雨,避入南安诗山郭山下一破草房安家,替人做工放牛,苦度生活。後晋天福二年(九三七年)八月廿二日,忠福於凤山上放牛,攀上绝顶,坐于古藤上,因饥饿过度去世,年仅十六岁。乡人赞其孝道,在其去世之处建“郭山庙”祀奉,後又扩建为“凤山寺”。五代时,今金穀河美村亦建有“威镇庙”祀广泽尊王,附近有忠福之父郭亮、母林素之墓,称聖王公墓,又称太王陵,现成为安溪旅遊勝地之一。

郭智卿

郭智卿,名睿,官桥石壁人。自幼好学,精心练武,参加福州“弓科”比武,遭对手暗算失利,转赴台湾,任赤嵌城守备(正五品),忠於职守,秉公办事,深得人心。

历代科举及第名录

清举人

郭之恒 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

郭维琨 同治四年(1865年)中举

2004年12月安溪县郭姓人口主要分佈情况表

凤城镇409人

凤山居27人,上西居51人,祥都居 4人,朝阳居70人,北石居70人,凤明居38人,东岳居55人,南街居22人,祥雲居16人,东北居32人,小东居24人

参内乡8人

大厝村5人,祜水村3人

蓬莱镇2人

联盟村2人

龙涓乡10人

芹山村10人

金穀镇854人

金山村大埔、郭厝

西坪镇270人

後格村东坪50人,平原村仙景头220人

城厢镇42人

雅兴村山前42人

魁鬥镇624人

佛子格村624人

湖头镇71人

半嶺村温厝坑20人,湖二村欧

桃舟乡66人

桃舟村66人

长坑乡75人

南斗村池塘头75人

官桥镇2708人

碧二村城林216人,碧一村石壁、山门2405人,官桥居87

龙门乡5人

美卿村破後5人

福田乡16人

郭埔分场12人,石狮分场2人,坑仔口分场2人

族谱昭穆

《蓬岛郭氏家谱》

为金穀华芸郭氏與南安蓬岛、台湾等地郭氏合修的族谱,历经四次修纂,第一、二次修纂时间不详,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修。民国19年(1930年)四修,共40餘册。十六世起昭穆为: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谱远,颍守系声长。

   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萬年光。

名行:姬

   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餘庆衍,三岛踵簪缨。

《官桥石壁郭氏族谱》

修纂情况不详。一至八世昭穆:“显成世述,一国荣叔”。九世起沿用南安蓬岛郭氏字辈,但个别字有改动,具體为:

   元世人卿相,治朝钟正方。令公家谱远,颖守系声长。

   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萬年功。

   姬

   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餘庆衍,三岛踵簪缨。

《金谷金山回民郭氏族谱》

修纂不详。昭穆字行沿用泉州城东郭氏字行,共28字:

  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入闽

唐总章二年(六六九年),河南光州固始郭氏先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其中,郭淑、郭鱼在龙溪郭埭乡落籍。

唐末,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之孙郭嵩,字志远,官枢密使,奉汾阳王(郭子仪)香火自固始县随王审知的从弟王想入闽,择居新寧(今长乐芝山乡),後裔传衍莆田、仙游、南安蓬岛等地。據金穀华芸郭氏的《蓬岛郭氏家谱》载,郭子仪有八子:曜、旰、

北宋末,宋高宗赵構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包括福建),其中不乏郭姓之人。

肇安與繁衍

魁鬥佛仔格郭氏

郭肖五之裔,派出郭五七(德昭),约於明中叶自南安蓬岛迁入安溪魁鬥佛仔格,迄今500多年。

官桥碧一郭氏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郭应重(字显寧、号诚斋,郭嵩之裔)迁入安溪依仁裏石壁村(今官桥镇碧一村),从何地迁入失考。後裔自六世起先後迁居安溪县参内乡镇东村、官桥镇官桥村、城厢镇雅兴村澳江等地,並外迁省内的同安、福州、厦门乌石浦,省外的浙江温州及台湾臺北、高雄等地,国外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金穀华芸郭氏

华芸郭氏分为上宅、梅芳、古楼三支,分别于明末、清初先後自南安蓬岛大埔“长房三”後盘的长派、二派、三派迁入。其中上宅始祖为蓬岛十四世郭鼎枢,号存樸。

金谷金山郭厝

始祖是阿拉伯伊斯兰教信徒郭文宪,原名伊本.库斯,约于宋末元初到中国,定居浙江杭州富阳,後袭汉姓为郭。元末,郭文宪的三世孙郭仝(字孟良,号乐樵),任泉州盐提举,因乐泉郡山水,遂居晋江,築书舍於城东雲谷山,教授生徒,自号雲谷主人。裔孙移居泉州城东杏宅、惠安白崎等地。郭仝被尊为泉州城东郭氏一世祖。

明代,郭仝的八世孙郭毓晋徙居安溪县崇善裏蓬莱乡黄柱安,至十世郭茂全又移居金穀乡上寮(金穀村溪

郭毓晋肇安至今已历16世。关于金山回民郭氏的相关情况,2003年《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曾作详细报道。

金穀金山大埔郭氏

自南安县蓬岛大埔“长房三”後盘的二派迁入。始祖不详。

桃舟乡桃舟村郭氏

明萬历年间(1573~1619年)迁入。先祖名讳不详。

龙门美卿郭氏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先祖从永春县迁入。名讳不详。

湖头半嶺郭氏

民国36年(1947年),郭文辉从永春县仙夹乡迁入。

墓葬

始祖应重郭公墓

位於官桥镇碧一村莊顶垅,葬於明。郭应重,官桥镇碧一村郭氏开基始祖。

郭氏族譜

南安市蓬華鎮郭氏

郭氏為蓬華鎮主要族姓之一,分佈在蓬島、山城二村,現有郭氏人口8831人,其中蓬島5570人,山城3261人,旅居台、港、澳及東南亞各國的蓬島郭氏族人當數倍於此。

郭氏受姓,起源于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虢郭同音,或曰郭公,因以為氏。虢國封地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現存虢國墓地有兩處:東虢國君虢叔墓地在鄭之滎陽,有“台塚”遺址,尚未發掘。西虢別支,即虢仲後人所建之南虢貴族墓地,位於三門峽市北上村嶺一帶,1990年在城建中發現,共有各種貴族墓葬一百四十二座,車馬坑、祭祀台五十餘座,總面積58萬平方米,現已發掘九座,出土各類文物一萬七千多件,並建有博物館供人參觀。筆者前年曾至河南三門峽旅遊,經向導遊瞭解,三門峽一帶郭氏族人甚多。

十世。郭子儀生七子,長子郭曜生四子,其次子名曰郭鋒,鋒生二子,郭嵩位居其次,嵩為郭子儀曾孫,應列郭氏第六十三世。凡閩之郭氏,大多奉嵩為入閩始祖。根據《蓬島郭氏家譜》記載,郭嵩于唐鹹通年間(860~874)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從弟王想入閩,家于新寧(今長樂縣芝山鄉),其處至今尚保留汾陽王廟,廟中有唐代大書法家柳宗元書寫的石碑。自郭嵩而下,流派不一,分遷各異,嵩傳贊,贄傳恂,入興化,家于仙遊大蜚山下。三傳質,入泉州,居府城高貴坊後,再徙北門、朝天門。由侯官入德化的名曰郭起,家於下湧團之伯坑,因起為侯官人,故名其曰侯伯坑。蓬島郭氏出自德化一支,始祖郭德昭于宋甯宗年間(1195~1224)攜次子祖發、三子祖旺從德化山坪頭(今大田縣屏山鄉)遷入南安蓬島鄉,長子榮景留守山坪祖裏。天柱岩檀越公郭梓新為蓬島郭氏三世,由此可斷定郭德昭入蓬島之年當在宋甯宗年間。至於郭德昭遷入南安,歷來有二說,一說先蓬島福坪右界,一說先山城,從郭德昭墓在山城後獅推斷,先山城而後定居蓬島比較接近。

蓬島郭氏以“汾陽衍派”“汾陽傳芳”為堂號。因蓬島郭氏修譜濫觴於十四世,故十五世以下,世代綿遠,昭穆不載,自十六世起,始新定昭穆如下:

字行:

  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譜遠,穎守系聲長。

  孝悌倫滋篤,詩書業益張。祖來基澤厚,貽燕萬年光。


外遷

根據《蓬島郭氏家譜》世系圖載:郭德昭次子祖發生梓新,梓新生宜成,宜成生五子,列蓬島郭氏五世,一郎留居蓬島,二郎、三郎往同安石渤、石倉,四郎、五郎往福清;六郎往永春南幢鄉。郭德昭三子祖旺生子朝,遠徙他鄉,不知所終。爾後,各代都有族人外徙,省內主要分佈泉州浮橋,安溪梅峰古樓、佛子格,永春、同安、廈門、仙遊三會、福清、福州、漳州、浦城、永安、南靖、平和、德化。省外主要分佈江西、浙江、臺灣、香港、澳門,尤以臺灣居多,臺灣土庫鳳山寺廣澤尊王即是蓬島郭氏族人於明末清初渡台時從家鄉奉供的,這是蓬島郭氏族人最早渡台者,十六世郭恭亭於乾隆35年(1770)遷居新竹,十七世郭勇遷台中,十九世郭源伾以及郭雲山、郭雲河遷居臺北汐止,廿一世郭雲沛于道光丁酉(1837)遷新竹竹北,見諸譜牒記載遷台蓬島郭氏族人還有十五世啟侯公,十六世有大公,二十世溪水公等,其中二房遷台者最多,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一些寓台蓬島郭氏宗親陸續回鄉探親謁祖,捐修宗祠。旅居海外的蓬島郭氏族人主要分佈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以新加坡最多,且經常來往,對祖裏公益事業貢獻頗多,旅居其他國之蓬島郭氏族人現已很少來往。


譜牒

障即於明崇禎丙子年(1636)著手整理編纂,由其子瑄第完成。隆武二年(1646年)丙辰二月,瑄第刻本宗衍慶圖分贈各族,越年募刻全譜,至五月畢,約三萬多字,共印一百二十部,時登譜者三百六十人。迨至清乾隆甲寅年(1794),蓬島郭氏準備第二次修譜,由副貢郭大彬主持,至嘉慶丙辰(1800)完成,踞前修已一百五十年,入譜者已達前譜之十倍。八十八年後,即光緒戌子夏(1888),中書郭煥其倡議三修族譜,延永春進士林慶元為總纂,至光緒庚寅(1890)告竣,共三十三卷。民國庚午年(1930),蓬島郭氏第四次修譜,由郭重安董其事,延德化郭昭遠為總纂,閱三載方告完成,共35卷計42本。時蓬島郭氏已臻二十七世,丁逾五千。這次修譜引起爭執,致造訟端,其緣由歷歷載諸譜端。現在,《蓬島郭氏家譜》在蓬島境內已無完整者,另星散落在民間。惟安溪梅峰古樓尚存三修、四修族譜各一套,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在此必須補記兩筆:一:三修族譜時,寓居臺灣苗栗的郭騰蛟率子侄回鄉參加修譜並為其先人追薦功果。二:四修族譜時,蓬島曾派人往臺灣汐止采輯。

籃橋郭氏始祖靜齋公自明景泰逃難於此,曆世修一次全族公譜,後二三修各房自修。民國四十四年進行重修,1996年全族三次大修。由於先輩生活困難,無及時修譜,故輩份也是從第四世才編起。

即:賜朝國厚欽,其貽子孫謀,善永厥丕基,永昌爾萬世,祖德傳千枝。

1世→2世→3世→4世→5世→6世→7世→8世→9世→10世→11世→

子儀 曜  鋒  塗  端夫 在徽 暉  軒  靖  熙  聖

12世→13世→14世→15世→16世→17世→18世→19世→20世→21世→22世→

桂  紱  謐  崇  式  承事 大郎 五郎 顏叟 和仲 宗順

23世→24世→25世→26世→27世→28世→29世→30世→31世→32世→33世→

德賦 維廣 崇連 清榮 孟達 仲寬 泰選 永誠 梧選 志富 世益

34世→35世→36世→37世→38世→39世→40世→41世→42世→43世→44世

化帝 佑祿 隆滄 興仲 義同 人官 大章 有禎 履煋 謙賢 中貫


據有關資料記載,郭姓在全國一百大姓中名列第18位,在臺灣十大姓氏中排在第10位。郭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支出自夏代郭支、商代郭崇之後。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郭姓,後人認為是郭姓的始祖。一支是以居處命名的,有些居住在外城的人以居住地為姓氏,形成郭姓。第三支出自姬姓,為周王族之後,因封國名(號)轉音成郭姓,為郭氏姓最大的一支。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郭姓主要在北方繁衍發展,形成望族,並逐漸由中原地區向東南移居,最後到達福建、廣東等地。

唐宋年間,又有郭姓族人由中原入於閩、粵。另一次中原大移民始于唐中葉“安史之亂”,直到唐朝末年,“安史之亂”起于唐天寶十四年( 755年),止于廣德元年( 763年)。當時,華陽人(今陝西華縣)郭子儀平“安史之亂”立有大功,使唐室中興,被封為汾陽王,其後,遂以“汾陽”為堂號。後來,流落于江南的郭氏後代,也多自稱為郭子儀的後人。唐代末年,黃巢大起義爆發,中原地區再度陷入動亂,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率光、壽二州兵勇5000餘人由固始南下入閩,直到李唐滅亡,後樑太祖朱晃于開平元年( 907年)封王審知為閩王。這期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的,據《臺灣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記載,有陳、張、李、王、吳、蔡、楊、鄭、謝、郭等27姓。其中以固始人居多。據臺北縣汐止鎮《蓬島郭氏家譜》載:其入閩始祖為郭嵩。嗣奉汾陽王(郭子儀)香火,以後家於新寧(今長樂芝山鄉),子孫傳衍仙遊、莆田及南安之蓬島鄉。又據《東石汾陽郭氏族譜》:郭氏始祖郭志學,系自河南光州固始轉徙入閩,至明末清初,郭氏一支遷居臺灣。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尋秦記

          尋秦記
                        馬來西亞  陳明菁 陳明秀
曾經多少個今夜,夢迴秦關。
                        --- 題記•夢駝鈴 ---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無論兒時或於今,朗朗上口。

故鄉……,對我們年青又有知識的一代來說,感覺並不特別。

然,我們的祖輩,爸爸和爺爺,在一個世紀之前,離鄉背井,為了逃命,為了生活,蓽路藍縷,終於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在異國他鄉。久而久之,忽然因一句話,或一件東西,令他朝思暮想,魂瑩舊夢--我的故鄉!年年如一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兒時記憶,忽而悲泣,時而哭啼,故鄉的親人你在哪里???無法忘懷,不能迴避。思鄉的壓抑,爺爺已離去。爸爸怱然老多了,我們詫異,這一刻,爸爸的心結,如果我們不幫打開,他也許永遠帶進天國。於是展開了“尋秦記”--

踏破鐵鞋覓無處,柳暗花明又一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借助網絡(南陳宗親網)力量,找到我們爺爺的故鄉--福建南安詩山杏塘村!

我們在今年一月二十八日發出第一封尋親郵件,到一月三十日已收到二次回郵,並予確認及與親人(杏塘崎圳柱)取得聯系。爸爸知道后喜極而泣,歸心似箭,因天氣影響,最后決定二月二十五日由大馬飛往廈門。

妹妹好不容易請了四天假,年老的、離鄉足足有64年的爸爸踏上回鄉之路。

鐵鳥,把在熱帶地區生活的我們,帶到了擁有四季,但正值寒冷天氣的國度。

我爺爺的家鄉--中國的福建省。

距離上一次歸來,已經有64年了。當時的老爸,還只是個五歲的孩子。

再次踏足這即陌生卻又不乏親切感的國度,小時候的依稀記憶,在談話中都湧上心頭。

遇到不同的親人,不斷地重複說這同樣的故事,一起回憶那短短一年的童年……

步出機場的那一刻,迎來的是堂叔和堂姐陌生但親切的笑臉。

第一件事,我們先去拜訪住在廈門市的小叔公。

期待已久的小叔公,立刻迎上前來細看老爸,與老爸侃侃而談。

但是由於時間已不早的關係,我們只是逗留短短的半小時就展開了去詩山的路程。

一路上的田園風光,煞是迷人。

個小時的路程,終於到達了詩山鎮。而老爸已迫不及待的要去看二叔公。

年邁的二叔公,記憶依然,和我爸談起了兒時趣事。

采荔枝,捉田雞滾黑豆湯,太婆從床底下拿出藏好的麥芽糖……等等的趣事。

一切一切依稀的記憶,都在他們的侃侃而談中,慢慢浮現,猶如走進時光隧道……

在談了大概一小時左右,我們終於依依不捨地離去,承偌明天再次的相聚。

第二天早上,在堂叔們的引路下,老爸再次踏足當年所居住的老家。

當年的梯級小徑,現今已鋪上了柏油路,但是當年的荔枝樹居然依然健在。

此時的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想見不想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唯一不同的是,沒有小孩笑問客從何處來……

再看過祖屋燒過香拜過祖先後,我們環繞祖家一圈,細細回味當時的老味道……


接著,我們就去拜訪住在鄰近古宅的二姑婆 。

年老的二姑婆依然記得我老爸,甚至連他的乳名也記得一清二楚。

內心的激動與想念,說起往事,讓姑婆幾度紅了眼眶,不能自己。

再看望了二姑婆以後,我們再次去看望二叔公。

第三天一早,我們繼續我們的行程,到下一站--泉州市。

泉州市里,住著的正是我的小姑婆。

但是,我們並不是去小姑婆的家,而是到醫院去見她--一個在醫院裏照顧姑爺的姑婆。

和二姑婆,看見久沒想見的老爸,不禁紅了眼眶。

但是由於姑婆需要看顧病臥在床的姑爺,我們也不便多留,只是逗留了半小時就離去了。

臨走前,小姑婆還堅決要送我們到車裏,為的就是要多看我們幾眼。

來到了最後一天,我們再次拜訪住在廈門市的小叔公。

在那裏,我們和他們一起吃午飯,一面吃,一面談。

歡喜的笑容,不斷浮現在大家的臉上。

而時間越來越接近候機的時間,叔公越是依依不捨。

不斷地拉著我爸,說個不停,為的就是見多他幾分鐘。

可謂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並不斷交代我們一定要再回去。

在有生之年,可以踏足祖父母的生長之地,可謂榮幸。

儘管已經跨越半個世紀,物是人非,但對家鄉之好奇依然存在。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