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詩人伉儷

 
24年夫婦堅守山鄉教學
 
 
作者: 東南網

  一座小操场、二层小楼、三个年级、27名学生,这是南安市诗山镇西上村美洋分班的全部,也是陈汉忠和林惠敏这对夫妻的全部。
  24年前,20岁的陈汉忠顶一教师的空缺,来到南安市诗山镇西上村美洋分班。1992年,这个学校的老师就只剩下他和妻子林惠敏。
  二十多年来,除了6年一个轮回的学生脸孔外,这里的生活如同夫妻俩每天推开门后看到的山林一样,日日如常。
  从豆蔻青春,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夫妻俩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都消磨在这个宁静村庄的一角,他们俩已记不清教过多少个学生了,但乡里人一提到他们俩,总是夸“教出了好多大学生呢,还有博士,不简单啊!”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这首《感恩的心》是乡村教师陈汉忠某次外出时学的,回来后教给孩子,配上手语动作,作为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
  买肉 一次难得的“加餐”
  “孩子回来了呀?”西上村一肉摊师傅见陈汉忠走到摊前,笑呵呵地问道。他以为陈老师的儿女们回来了,因为只有孩子回家,陈老师才会到他那买上一点肉。
  其实,那天孩子没回家,而是西上小学的几位老师要来作客,陈汉忠夫妇准备“加餐”宴请客人。恰巧,记者那天也正好去他家采访。
  南安诗山镇美洋,地处西上村和永春县交界处的一个小角落,500多人口,如果没有村民指引,很难找到进出的山路。
  西上小学支教美洋分班是历来惯例。那天在座的林文辉,因支教和陈汉忠成了朋友。说起陈汉忠24年的执教生涯,他直率地说:“在这里呆上一年半载没什么,24年的话,要我,肯定没办法。”
  说是“加餐”,其实,就是一锅咸菜饭,一份紫菜肉片汤,再加一瓶四川豆瓣酱。陈汉忠的妻子林惠敏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念叨着“没什么好菜,凑合着吃”,但大家知道,这已经是他们难得丰盛的时刻了。
刚来的时候条件比现在差”,陈汉忠指着墙角的一张简易黑板说,当时学生们挤在一层低矮破旧的平房里上课,住的地方阴暗潮湿。每逢下雨,大家最担心的是山体滑坡把学校埋了。
  1992年,华侨黄仲咸捐资修建了现在的教学楼,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课程多出不少,老师却走得只剩陈汉忠和林惠敏。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林惠敏教语文,他则负责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所有课程。
  美术课是陈汉忠比较拿手的课程。他自小喜欢画画,记者在墙壁上看到几张人物素描,惟妙惟肖。但他说,现在没时间,只有教孩子们时才画。
  但计算机课让陈汉忠最烦心。“现在教育资源讲究共享,很多好的教学资源都在互联网上,不能上网,学生看不到,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陈汉忠担心地说。
  在二楼转角处的墙壁上,挂满了夫妻俩与历届学生的合影,他们有些继续上了大学,有些创业当了老板,其中一个还是南京大学博士。

夫妻相濡以沫,生活虽然清贫,但总有温馨憨实 “骗”来一生伴侣
  “没有我的支持,他肯定撑不下来”,说到这24年的坚持,这个四川“辣妹”林惠敏笑称。
  陈汉忠与妻子林惠敏是经人介绍认识的。1990年,林惠敏刚高中毕业,两人互通书信半年,林惠敏就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
  “一来就觉得被骗了”,林惠敏笑着说,之所以没走,是看中陈汉忠为人实在。再看他对学生的态度,便知这人值得依靠。
  受丈夫影响,林惠敏也帮着带些课程。第一次上讲堂的前一晚,她一宿没睡着。第二天进教室时,她说自己既紧张又兴奋,几十双稚气又专注的眼睛,让她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责任。
  因为不断有其他老师离开,他们俩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夫妻俩忙着上课,只能将小孩装在洗衣服的大桶里,放在教室外头。孩子在外头哇哇地哭,心都揪紧了,课还得继续上……”

离开 是一种背叛
  几年前,农村学校撤并风潮正兴,美洋分班本也属于撤并中的一批。如果撤并了,孩子们每天要到10多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上课,乡里不同意。
  “学校和老师留着,我们来负责”,乡里几个工厂老板硬是把学校顶了下来,但撤并令一直没停过。去年,学校撤并的通知又下来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暂被搁置。
  他曾努力想做一名有“身份”的教师,却错过了1990年唯一的转正机会。
  在美洋呆了24年,最让夫妻俩欣慰的,还是学生们和自己的感情。每年春节,一批批的往届学生,都要过来拜年。“有的学生都当上爸爸妈妈了,特地把孩子抱过来,要我抱一抱。”
  林惠敏说,有时候很累,但想想这些懂事的学生,便觉得还是值得的。陈汉忠曾想过出去闯闯,但终究没走成。对他来说,离开是一种背叛,背叛乡亲、背叛学生。
  如果学校撤并在即,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林惠敏说,当了一辈子教书匠,没有一技之长,出去打工,跟那些小年轻怎么比。或许再熬几年,等两个孩子都工作了,日子兴许就不会这么苦了。
  当年被放在洗衣桶里的一对儿女都长大了。21岁的大女儿去年考上福建农林大学,19岁的小儿子今年读高三,成绩一直很好,本来就读南安东方学校,因学费太贵,转到诗山中学。
  陈汉忠说,两个孩子为了省车费,很少回家。不过厨房的冰箱里存的蛋,卖的时候总会留几颗,等着他们回来的时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