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社坛咏


社壇詠(3)
@
山色自青葱
水悠地气融
凌雲風日好
君是主人翁
@
十八深井篆書奇
一荔呈芳峭壁支
美景天然流水润
高台更立雲龙祠
@
屹石峥嵘起点高,
藍缕荜路几经遭。
南陽麗水旌旗動,
仙境风云展豹韬。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南安姓氏(節選)


南安姓氏
第四十一章 江姓 翁姓?
江 姓?
一、溯源
江出自嬴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朝将伯盖之后分封于江国。 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又据《姓谱》所载,系出嬴姓,伯益之后,封江陵,子孙以国为氏。?
堂号 淮阳传芳 济阳传芳?
五、族谱?
白沙江氏族谱修于清代,文革期间烧毁,现未见存。金淘盖溪江氏族谱原为铅印版,文革期 间被烧,现有族人之手抄本,记述不全。?
第二节 翁 姓
一、源流?
翁姓自周昭王之庶子食采,翁山夫人观白虹而孕,生子两手握拳不开,昭王命以水沃,其手 即开,左手有"公"字,右手有"羽"字,昭王奇之曰,此神胎也,公合于羽为翁字,遂赐 姓为翁姓。?战国时代,翁姓二十七世孙,官楚国左丞相。天敦之乱期间,翁姓三十三世孙入闽居住。公 元627年移居莆田竹啸庄。天禄年间,公元941年,翁姓世孙乾度官居郎中,生六子,俱登进 士(帝封六桂)后因世乱,六兄弟被迫化姓逃难,分别化为洪、江、翁、方、龚、汪。翁姓属 原姓。?宋建隆元年,翁姓世孙南游泉州,慕泉州之风景,文物优美,定居泉州。元末宣德年间,移 居安溪依仁里。?
公元1565年,从安溪依仁里分居一部分到南安象运(今翔云)蕉岭、南安英都坪山村,至今四 百余年。翔云椒岭有436人,坪山村有400多人。?
三、族谱
翔云镇椒岭村科坂翁姓族谱现存一本,三次重修,1931年最后一次续修。从一世祖记载至十 八世,十四世两房搬往台湾居住(占当时人口的1/2)。现有人口400多人,有学子成材定居在 泉州、福州、南京等地,有移民到泰宁县,解放后大专以上学历21人。翁姓族人原来以手工 业为主,现外出经商和在家种制茶为主。?
第四十二章 卢 姓?
第一节 源 流?
一、溯源
南安市李东村(原称:南安县溪仔尾廿四五都霞洞 乡下美角),卢氏太始祖名卢仁荣暨夫人 盛氏,大约于明朝中期,从同安县十三都苎溪内石兜乡西溪埔(今隶属厦门市集美区坂头水 库源流处--古庄)迁来到李东(霞洞)定居的。根据传说,苎溪古庄卢氏后裔云:"原苎溪 卢姓是从卢岑迁到苎溪的,太始祖生有四子:长子、次子与其父留居原地--苎溪古庄,现 有人口三百多人;三子卢仁荣携其母迁到南安县李东来,四子迁居金门。"卢仁荣来南安 时以饲鸭为业,而且把原地祖宗禁忌养鹅(传说:卢氏祖公属"鹅"神)的习俗带来霞洞,世 代相传。随其来南安的老母亲因年老,不久就地去世。鉴于当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法 运回苎溪埋葬,所以往后李东卢氏就世代流传着"有妈无公"之记载。?当时,霞洞(李东)的大姓是"侯"。而卢仁荣和盛氏夫人是插居在侯厝之中的霞美角落的。 人丁没有发展,连续三代单丁。到了第三代(即卢南溪)才传有两子,长子又为了谋生迁往晋 江祥芝(今隶属石狮市辖区),插居在当地同姓卢厝之中;次子卢近阳(仰)留居李东原出生地 ,传下三子。长子卢昆玉,次子卢昆朴,三子卢昆山(夭亡)。自此,卢厝人丁就逐渐兴起。 ?长子卢昆玉传有五子(即崇字辈),次子卢昆朴传有一子。?
"一炉炎彤彤"确实也是如此,卢氏从第七世开始发展很快,人丁兴旺,繁衍迅速。相对地 姓侯者日趋衰弱,直至五十年代时,男女性别的侯氏全然根绝。原姓侯的住宅基地(即今李 东下半村)全部归属于卢。故有"古本安侯开筑地,今承范阳振宗基"之传说。至今卢氏之 后裔,人口众多,已近三千,是今李东的大姓。?二、繁衍?
一世太始祖卢仁荣,祖妣盛氏夫人。祖坟在西美竖旗角园中心,称"飞凤落洋"之穴位, 坟墓前景左龟山为"龟",右称蛇(即李东村的地形似"蛇"),把守水口,乃属开基祖坟之 圣地。祖坟经历风霜至清朝光绪庚寅(公元1890年)第十一世孙卢成金给予重修立石。?传子:卢德修。?
二世始祖:卢德修,祖妣陈氏夫人。祖坟在"茜内"坐南向北。?
传子:卢南溪。?
谱牒?
南安卢氏全市有2800多人,大多集中在美林李东村。东田介凤卢姓154人。卢氏家谱记载了 范阳霞美卢氏繁衍概况,从第一世至第六世均有详细记载。2000年,由卢茂成先生整理李东 卢氏家谱,补足其它内容,全面记述卢氏发展历史,不失为一份详尽谱牒。?堂号:范阳衍派(范阳,今河北涿县)?
昭穆:仁德南近,昆崇丁继。?
成世维新,振茂昌荣。?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光前裕后,少芳万年。?
第四十三章 肖 姓?
源 流?
肖氏渊源两说。?
一说其远祖是殷商纣王的叔父殷比干。殷商末年,纣王听信妲己谗言,昏庸无道。朝里忠良 ,纷纷力谏。纣王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加以逼害诛杀,其叔父比干就是其中一个。?传说苏妲己要纣王取比干的心治病,比干为了表白自己的忠心爱国,就自剖取心,而后骑马 回家。在路上,被一个叫卖空心菜的女子拦住(此女是苏妲己乔装扮成的)比干问及菜没心会 活,人没心会活吗?这女子当然回答人没心是不会活的。比干忌讳被说穿了,回到家里就逝 去了。?其后,比干的四个儿子就外逃避难,他们到一个树林里的樟树下,停下来商量对策,决定以 这樟树为样,改名换姓,分别取肖、章、叶、林为姓,而后各奔他方。于今四姓同宗,每年 的古历10月25日比干的生日,聚会祭祖,盛况空前。?这个传说在《中国通史》里是这样说的,纣王无道,听信妲己。大臣不满,但进谏无效。比 干力谏三天,激怒纣王,而被其剖腹取心而死。这一死在纣王手中同传说是基本一致的。?武王灭纣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统率商朝遗民。殷在河南,所以"河南"成为比干 这族的郡望,这个郡望与《寻根认祖》一书中肖氏的其中一个郡望是吻合的。?一说远祖是殷商纣王的遮兄微子启。在《中国通史》里说,他对纣王的昏庸无道也很不满, 但见屡谏不听,他就远走他方躲藏起来。在《寻根认祖》一书中说,武王灭纣后,周的邦国 宋国的微子启后人大心(宋乐叔)因有功受封于肖国,肖国在山东兰陵。所以这族的后人以肖 为姓,兰陵就为这族的郡望。这也与《寻根认祖》一书中肖氏的其中另一个郡望相同。?周建立后,百废待兴。民心归顺,是一个首要问题,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开仓以赈济民众 ;培高比干墓修整商容故居,取悦殷商贵族;斩宠妃妲己,释放宫女,以体民心。再者疆土 辽阔,如何治理征服这广大地域,又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他们采取"封邦建国"的 办法,分封宗室贵族和异姓功臣为诸侯。上面说过,纣王儿子武庚封禄父于殷,统率殷遗民 ,宋国(封邦小国)微子启的后人因功也受封于肖国。?在《中国通史》书中又说,殷商灭后第二年,武王病故,10岁的太子继位为成王,武庚乘机 兴风作浪,怂恿领兵派驻殷地的武王三个弟弟发动政变,周用兵苦战三年才平定。?经过三年战乱,比干和微子启的的子孙们在原地或到什么地方去呢?微子启这一族后在肖国 繁衍生息。而比干这一族到底在哪里?茫茫中原大地,浩浩历史长河何处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末沛县人肖何为沛县吏,刘邦为沛县亭长,他曾当过刘邦助手,帮 助刘邦起义灭秦。在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的身份,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他辅政 匡君,功勋笃著,被封为 侯,而后功成身退,为肖氏一世 祖。?到南北朝,肖姓后裔肖道成,于公元502年建立齐,为齐高帝。再过20多年于公元547年,肖 衍建立梁为梁武帝,治理半个中国45年。?
到了唐初,隋炀帝时肖皇后的弟弟兰陵人肖 ,归顺 唐朝,得高祖皇帝器重,委以重任。至太宗皇帝时他就任宰相。豹儿虎生,他家八代为相辅 政。?此后,肖氏比干后人有书"汉代功臣第,唐朝宰相家"和微子启后人有书"汉代功臣裔、梁 朝帝子家"的美联,对此两族后人都为肖氏宗族的显赫而自豪。?唐末中和年间(881年),肖氏38代裔孙兰陵人肖曦,官拜唐刺史入闽知泉州太守始,为肖 氏入闽始祖。这在两族人的族谱中均有较详记载。??
谱 牒
注:以上是据道光乙酉年菊立修的《凤山肖氏族谱》,泉港肖厝泉港老协会有关资料整 理的。
第四十四章 赵 姓?
源 流?
一、溯源?
宋皇室南渡,把管辖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从河南归德迁往江苏镇江,再迁入泉州,"南外 宗正司"设置于今泉州市内旧馆驿(梨园剧团内)。南宋时期,元兵大兵压境,为了免受宋 元战火影响,大批皇族、士大夫、僧侣、商人、地主、农户、工匠、手工艺者纷纷迁入泉州 ,对泉州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这一时期,泉州的地位 成了事实上的"陪都"。?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建立赵宋王朝,但赵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五代了,一世 祖为僖祖(赵 ),二世祖为顺祖(赵 ),三世祖为翼祖(赵敬),四世祖为宣祖,宣祖就是赵匡胤的 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有五个儿子,长子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子宋太祖(匡胤), 三子宋太宗(匡义),四子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子岐王(匡赞后更名为光赞)。 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和魏王三大支派,一起繁衍到现在。?二、昭穆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写御书,编立三派"玉牒"各立十四字,以为排辈之分,另立 遗嘱:"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十四字辈用完,必须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代开始已经循环了二次,又重新起始 ,一千零三十多年已历36代之多。?
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 ,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 (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 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新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 按三派区分。?太祖派新十四字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永,循。?
太宗派新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新十四字为先,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原十四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三个 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
而新十四字并无传下,只在《天源族谱》中看到很多的名字是"原"和"新"辈并用。如 赵惟(纲) ,即古愚公,又如军事学家赵本学,原名赵世(建)郁。尚可举出一些,如从 鼎中,德溥养,惟纲祥,仲兼哲,士思夏,不尚明,承贤夏,克廷壅,叔辅之。这种三个字 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新"字辈并用,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清时的一个特点 ,原十四字辈是由宋太祖亲自御定,据传,新十四字辈的启用,赵氏人丁难以蕃衍旺盛,因 此,新十四字辈只是摆设,没有实际应用,现在,仍沿用宋太祖御定的原十四字辈循环。?三、入泉
靖康(1126)之后,高宗南渡,皇族宗室也大批南迁,"太祖次子德昭第五代孙赵子?随南 外宗正司迁入泉","泉之有赵自子 ,子 始也" ,乃宋太祖赵匡胤之次子燕王赵德昭派。?太祖派入泉始祖是赵子?、赵子 二人。据《南外天 源赵氏族谱》第一卷三载:"赵子?字南金,以建炎南渡福建泉州,绍兴初以锁换进士, 授承议郎翰林五经博士,赐绯鱼袋,出知建昌军,改大宗正丞,迁朝奉大夫,知封洮,有德 政,擢中奉大夫,同知 东都转运使司 事,改任福建都转运使,卒于官……葬南安县三十二都田丰里橄榄?山(今南安霞美镇霞美 村)。生子三人伯迭、伯鹮、伯逖。"宋史载:"表燕王房,中奉大夫赵子?,武节郎赵令 磅第八子"。一世为燕懿王德昭,二世为翼王惟吉,三世为滏阳侯守廉,四世为华阳郡公世 奉,五世为中奉大夫令磅,六世为中奉大夫子?(如上推至僖祖赵则赵子?应为第十一世, 下同)。关于南外正司设置时间,据《泉州府志·睦宗院》载:"建炎中,南外宗正司徙泉 。"根据以上记载赵子?是在建炎(1127-1130)中随南京外宗正司徙迁入泉,时间就在11 30年前后,赵子?和他的后代一直在泉州蕃衍,最后"卒于官",死后葬在发南安县三十 二都田丰里橄榄?山(今大霞美村)。?《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第一卷:"赵子 ,字常履,授忠翊 郎,饶州司户,南渡入泉,葬晋江县三十八都复金山,生子八人,伯鹯、伯详、伯诚、伯评 、伯询、伯训、伯调、伯谕"。宋史载:"表燕王房,忠翊郎赵子 为嘉县防御使赵令耦次子"。一世燕王德昭,二世舒国公惟忠,三世从国公从蔼, 四世定国公世纲,五世嘉县防御使令耦,六世忠翊郎子 。子 卒于泉州,葬晋江县三十八都复金山(今洛阳桥南杏 厝,即福厦公路入河市公路2公里处)。?四、肇南?
南安赵姓都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裔,随宋皇室入泉的,原居住在泉州的睦宗院, 在南外宗正司的管辖之下享受宋皇室的一切待遇。元灭宋,泉州南外宗正司的皇族受祸最惨 ,几乎全部男丁都被泉州市舶司提举阿拉伯人蒲寿庚所杀,人数有三千多人,个别因事外出 或被元(汉) 将抢救的孩童才幸而保住性命,泉州幸存的赵氏子孙就此沦为平民。?居南安柳城路水头的一支赵氏宗子,由泉州西街甲第巷迁居路水头,原居住在泉州睦宗院, 元灭宋时,适逢时任浙江监税官的赵与蕃公游宦于外,幸而获免祸,故克传世而有今日路水 头这支余脉。?谱 牒?
据《南外宗赵氏天源族谱》载:迁居南安柳城路江路水头赵氏皇室后裔系宋太祖赵匡胤之后 。宋太祖传--德昭--惟吉--守廉--世奉--令磅--子?--伯逖--师沆-- 希 系--与蕃--孟伟--由腾--宜贤--顺阳--德锦--惟亮--守(鼎)中--世(建) 鼎迁居南安柳城路水头。?路水头赵宋皇室后裔由泉州甲第巷分支而衍,出自赵子?入泉之后。宋景炎间公元1278年遭 蒲寿更屠杀,所幸时任监税官的与蕃公仕于外未遭剿杀,才有路水头赵氏皇室余脉,与蕃公 在泉苗裔变姓咽涕装欢,谨慎避祸,学文练武慨秘藏不露。明洪武所得散居泉州的赵族复姓 归宗,宋皇室苗裔合宋与明俱兴元魁世第显然光耀门楣。?太祖十八世孙建(世)鼎由泉州甲第巷迁居路水头,已历十几世。清康熙六十年间与经公稍 创路水头私谱,其支系颇明。民国十七年,太祖二十八世裔孙顺章等爰邀本乡诸房长,集腋 成裘,鸠捐资费,再撰修路水头私谱,续接于《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世世明亮,免尽红枝 牵连,一睹了然。?
第四十五章 廖姓 施姓?
第一节 廖 姓?
溯源
南安廖姓源出江西宁都县。宁都是中国廖氏的发祥 地之一,开基始祖是荣德公。崇德是西 晋左卫镇国大将军子璋的后裔,从子璋至崇德,共经历12世。崇德于唐太宗贞观庚子年(640 年)由科举中明经登第,官授虔化县令,后携家定居虔化(宁都),自迁宁都至今,已有1300 多年历史。?崇德后裔廖俨,字端庄,祖籍河南光州固台县,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父廖琼,唐 懿宗咸通初年榜眼及第,历任福州佐威武军节度使,漳州司马、爵光禄大夫。廖俨在唐僖宗 乾符二年(875年)高中榜眼,登上仕途,历任福建都团练散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 丞等。他于公元909年携家定居安溪,由于组织领导有方,人民安居乐业。宋太祖建隆三年( 962年),廖俨病逝。?廖俨的大多数儿孙在安溪蕃衍,明清时期开始迁居南安。廖俨后裔衍传至今已1000余年,近 四十代总人口超地40000人。还有的迁往浙江、广东、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国。南安廖氏 主要分布在翔云头梅村、东田西坑村等地。头梅村有1576人,《武威堂廖氏族谱》内容十分 丰富,比较完整记载支系与分布,是廖氏家族的宝贵历史文献。?廖长官祠位于安溪县城凤山南麓,占地266平方米,祠高12米,四瑞三层,宫殿式结构。列 为安溪县重点保护文物。?
第二节 施 姓
南安市向阳乡马迹村施姓祖自先唐光启间由河南光州固始县与王审知入闽,居浔海(现属晋 江市龙湖镇衙口)历世传至少一公,由浔海而入延郡尤溪县四十三都(今属永安市青水乡), 於明天顺甲申年移迁永春八都(今属永春县连埔镇延寿村)传五世于明末清初迁入南安八都, 始奠开马迹施氏之族。?施氏字辈乃清康照御赐"百字歌讳行"卿仕际应侯,文章慧业修,至性能纯养,正心得自由 ,恬澹明素志,宁静似先猷,高风宗古朴,雅化尚温柔,黄中元吉迪,青简大名留,克已存 恭敬,定交允嘉谋,恩宽爱式广,善足泽常流,深藏抢伟器,远识抒全筹,河山铭竹帛,冠 冤绍箕裘,传芳长衍庆,锡祚历千秋。?施氏族谱自明弘治至今修而续者已达十次。
第四十六章 伍姓 阮姓?
第一节 伍 姓
伍姓族源于炎帝神农之后。参封于伍地,故以地为姓。灯号"安定传芳"。伍参生伍举,伍 举生伍奢,奢仕楚灵王为上大夫。?
宋代,伍仕登进士(1109年),官左拾遗,入籍福建莆田,为开闽始祖。?
元代,伍氏自河南固始县入闽择居安平(安海),为安平开基祖。后又分居安海、石井等地。 ?
族谱?
石井伍氏族谱于清康熙年间重修,雍正年间再修。1995年又再修。?
第二节 阮 姓?
仑苍镇大宇村阮氏相传明末约400多年前移居大宇新畲山麓--西坪、是最早迁入大宇境内 的一个族群。因野生林草茂盛、虎狼山猪多、庄稼、畜牧严重受害,后迁入现址。?阮氏源流因原有族谱失祥,解放后历经数年多处查询,未见其族谱中有明确记载,仅漳州市 南靖县山城镇下碑村阮氏昭穆,传说是十八世祖成定公制定的三十二字:?绵锦成章、扬辉启祥、敦仁耀德、英俊贤良,?
经伦用济、大义悠长、克绍芳典、奕世永昌。?
这是可以确认主源的唯一主要依据,但还没有正式认源。?
大宇阮氏是大宇村八个姓氏的第三大姓,人口800多人,还有迁往外地及华侨近300人,不计 在内。?
阮氏原拥有耕地肥沃,五谷丰登,只因毗邻西溪,屡患水灾之害,民不聊生,历来靠当长工 、小什工及打铁等小手工渡生,到现在全面发展手工业,成为省内闻名的瑞士式手工业村。 ?
第四十七章 褚 姓?
第一节 源 流?
一、溯源?
褚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宋恭公之子段被封到河南洛阳褚地为官,因其德可师号褚师,久而久 之即以褚为姓。至南朝时,褚氏人才辈出,将相公侯、皇后、驸马相继出于褚家,故《百家 姓》中称褚氏为望族。正如南安市官桥周厝褚氏祖祠大门楹联:"河洛域地是本家〓南 朝将相成望族。"唐朝褚亮博学多才,与杜如晦等世称十八学士,时人又称之登瀛州,后世 家人为纪念这位出自河南的家族名人,遂以"河南堂""河南瀛州"为堂号,以"河南郡" 为郡号。?二、入闽
唐朝褚遂良为相,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遂良公以先帝托孤顾命身份力阻直谏而被贬,其子 少卿公随公南下,居武荣之安海,自此时起,福建省才开始有了褚氏。传至六世祖崇德公开 始迁移至南安十二都蓬岛侍御山下,在此(即今南安市蓬华镇蓬岛村)拓土开基繁衍生息, 曾一度昌盛。?三、外迁?
明朝嘉靖40年(即公元1561年)是年永春大饥荒,族人褚铎参加了永春蓬壶吕 尚四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并成为该农民起义军的三大将领之一。义军曾发展至三万多人,后 因时局剧变,起义失败,义军首领吕尚四阵亡,褚铎被俘后又被杀,蓬岛褚氏族人面临里务 难当,为避祸逃荒,于是举族外迁。迁移至本南安市的有汤边(即今之南安码头褚厝)、大 嵋(后又二度迁移至水头劳光溪浦即青石宫),东田、丰田(今东田镇兰溪村),安溪。迁 居外州府的有永春、仙游、兴化(今莆田)福宁(今霞浦县、福鼎县)漳州、邵武(今光泽 县司前乡西坑村)、温州(今苍南县石砰乡)、处州(今浙江省丽水)。迁居至汤边(即今 码头褚厝)中的一支脉又二度迁居至福宁府霞浦县南门外及福鼎县石番溪乡旗杆村、永春县 太平(其中一部分又三度迁居台湾),民国及民国以前,南安码头褚厝褚氏宗亲中的一部分 先后到东南亚各国谋生,并在乔居地繁衍生息,目前在乔居国的褚氏宗亲达一千多人。而二 度迁居南安市水头劳光溪浦的有一部分分别三度迁居本市的官桥周厝和晋江市的安海镇及东 石镇肖下村;另有一部分三度迁居台湾省,现台北市北区(含台北县、桃源县)的褚氏宗亲 已逾二千人。而且目前在南安市境内的褚氏总人口达一千多人。因此,本省的褚氏宗亲,浙 江省的部分褚氏宗亲均由炎岱(今南安蓬华镇蓬岛村)迁出繁衍的。?四、昭穆
自蓬岛迁出的褚氏宗亲后代大部分仍沿用统一的行辈:甫班昭穆和敬宗 惟兴孙子有候公 忠孝克全遵祖德 永修人纪万年同。这正如官桥周厝褚氏祖祠厅堂中的一楹联:"莫道蓬岛 非蓬莱 却言宗亲出炎岱"(即蓬岛)。此联反映褚氏后代对祖居地蓬岛的怀念。?族 谱
晋江安海、南安官桥周厝、光泽县司前乡西坑村、福鼎县石番溪乡旗杆村、浙江苍南石砰乡 褚氏族人仍保留有族谱。南安码头褚厝、南安水头劳光溪浦、南安官桥周厝之褚氏族人分别 建有褚氏祖祠,南安官桥周厝褚氏祖祠由文质先生昆仲独资重建。其中南安码头褚厝褚氏祖 祠厅堂楹联:怀先祖立业齐家修身笃敬 勉后昆勤功致远睦里敦邻;此联乃族人褚朝用撰 文,原南安县长、书法家王重庆所赠墨宝。
第四十八章 凌姓 何姓?
第一节 凌 姓?
一、凌姓起源?
史料记载:"凌氏,姬姓,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通志·姓氏考略 》)"康叔之子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元和姓纂》)"凌人掌冰,正岁、十月、二 月,令斩冰,三其凌。"(《周礼》)"康叔衍派,周官凌人"、"望出渤海、源为周官" (《凌氏宗祠楹联》)这些记载表明,凌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九子康 叔封于卫,其庶子有人在周朝担任掌冰室(斩掘、储藏、使用冰凌)之官职,称为凌人,他 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遂为凌氏,始祖为卫康叔。凌姓在《百家姓》中居第155位。?历史上的卫国即现在的河北、河南一带,有渤海郡(今河北南皮沧县)、河间郡(今河北河 间献县)等郡望(郡望指本姓氏最初繁衍之郡地、之根源,为后世所仰望),距今大约有三 千多年的历史。当代凌氏主要还分布在湖南、江西、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昭穆与宗祠?
《锦霞凌氏族谱》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安溪内园举人凌翰宗亲主持编 撰,昭穆起初沿用安溪内园的10个字:积(仰)尚世建复、仕望汝继志;后又续拟20 个字,文武怀忠孝,叙伦克友恭,家齐国有信,衍庆大周宗。《族谱》因文革毁损,于1 990年乡人重修。?锦霞一世祖凌积智当时在井仔头搭建祖厝和宗祠,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破烂不堪。192 1年(辛酉年)族人择"地接毫山灵秀,门迎霞溪碧水"之胜地重建"凌氏宗祠",仿古兴 修,巍峨壮观,春秋二祭,缅怀先人。宗祠解放初曾开办"毫光小学",教育培养出一批又 一批大中学生,后又辟为"文化活动中心",活跃乡亲文化生活。?宗祠楹联有:"河间衍派,锦霞传芳"、"河间衍派振宗功,锦霞传芳泽流长"、"河间源 流长允矣,锦霞笙世远宜乎"、"地接毫山钟秀色,门迎碧水泽流长"等。?第二节 何 姓?
何氏之本系韩源子姬,因周武王之次子同母弟唐叔虞之孙,食采韩源,号曰韩侯,世代袭之 ,后成为韩国,遂以韩为姓,到战国末年,秦王灭掉六国,韩之世胄孙咸者,韩国之将军, 因国亡家破,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又有旧将张良,两人共为报灭韩之仇,而阴蓄甘死之 士,要乘秦王出游偷击杀,误而败事,秦王疑是六国遗臣所为,密令捕役四处缉拿,咸公 亡渡黄河,及舟半渡,捕役执之而询姓,惶惶不能语,时在腊月,惟手河以示寒(韩)说姓此 ,捕役竟疑姓河,问曰傍水乎,答曰傍人也,遂登记为何姓,幸免于难。脱难过河后,流 亡于江淮,因惧秦虐,携妻羌氏遁于庐江县,隐于江东要津,造舟以渡行人及务农为生,自 太始祖咸公于秦初起,子孙世居庐江县是何氏开发祥地,故称庐江何,传至八代,因又遭难 ,无法再居住,遂徙他乡,数徙入江南,传至修公立为一世祖,修公的十六世裔孙曰佟公 生子德字定肃,号嗣韩,在公元665年嗣韩受推荐为河南省光州府刺史之职,遂择居固始 县,唐高宗初年,闽漳南蛮作乱,公元669年,高宗旨派归德将军陈政,率八姓官(陈何林周 郑胡詹吴)入闽靖乱,陈政表荐何氏始祖嗣韩公为军需财粮官,历征十年,方平定寇乱, 迁任泉州府食系惠安,公元688年武后帝封为光禄大夫,唐僖宗末年公元888年追封为安抚 节度使,宋高宗绍兴21年公元1151年朝旨追封为竭忠韩国将军。惠安何氏族谱记载,公的 长子白石公有两子,有三孙,至此无有衔接下来,因世远年湮,杳无佐证, 从始祖的裔孙何逖基公生于公元1217年宋宁宗庆元十年四月三日,卒于公元1275年宋恭宗 德佑元年三月十六日,逖基公生有五子,长子元镇公有七子,他的第三子添润公从惠安县移 泉州府东门好德里居住,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有所发展,他的裔孙在明朝万历二年( 公元1574年)从泉州移南安县卅都杏田境沈林安居立业,原沈林何氏始祖及下属各代均有详 细资 料,资料来源是在1950年11月修理祖房从各神主扩录下来的准确名字,生卒时间,可惜这些 资料证据已在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下被拿烧掉,无法再取证。?字辈与泉州东街同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基裘恭冶,博竹云阳。
第四十九章 粘姓 童姓?
第一节 粘 姓?
一、溯源
粘姓源出黑龙江阿城市,满族。阿城是女真人的肇兴之地。先祖八世博温察儿,知河中府。 因家谱遭倭乱散失,事迹失考。后因世乱流寓江南,居晋江永宁杨丹,殁而葬于此。博温察 儿生子三人。传至十三世 ,字宜旺,号刚柔。清初,移居南安霞美梧坑。 ]生于明景泰庚午年(1450年),卒于明正德辛己年(1521年)。 明清,有不少粘氏后人迁往台湾。?郡号 浔海衍派?
三、族谱
清末至民国初年,粘汝祥执笔,修撰粘氏族谱。记载八世起粘氏发展状况。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粘氏再修族谱。记载至三十世粘氏情况。梧坑顶祖厝1914年冬修撰家谱,较为详尽。?四、宗祠?
粘氏宗祠建于明代,清中叶修建。二十四纪九十年代再修。梧坑粘氏四大支系,四座祖厝。 近年,迁徙台湾的粘氏后裔拟重修宗祠。?
五、人物?
二十二世粘德纯,名克成,字绮卿。乾隆甲申年(1764年)生,卒于道光辛巳年(1821年)。登 乡进士,历任宁德、诏安、嘉义、古田、平和等县学教谕。
第二节 童 姓?
一、溯源?
泉州童氏始祖翼正公乃明朝直隶和州含山县铜城乡东九都人,元季乙未年五月随从高皇帝举 义师,因功御封流官世袭泉州十代指挥签事(旧址泉州指挥巷),童氏祖屋解放初建一院时被 征用(内有翼正公塑像)。?二、分布
二世真公次子章监任浙江、湖州、德清县丞后立籍。?
三世瑜公之 次子袭职居泉州吴塔巷。?
三子开基同安下崎乡为始祖。?
四子开基泉州并德化县上洋乡。?
四世淳公之 长子文英公建基朋山岭后官洋等处。?
次子华禀贡生出身任汀州府连城县教谕后立籍。?
三子进士出身任浙江绍兴会稽县丞后立籍。?
四世齐公袭职,享年71岁,恭人杨氏、母舅杨三官人三人合葬在泉州翠屏山下。?
六世乾震公的功绩载入泉州府志。?
官桥曙光童氏从泉州分出居住同安县汀溪镇下崎(蔡坝)任佘石狮。部分从住处迁至南邑田坪 溪,后 定居内三乡(现南安官桥曙光村),现有人口1170多人。明末清初有179人(谱内记载)从内 三乡(曙光村)分出,族居台湾、金门等地。?三、童氏宗祠
座落于本村境内,1932年重修,1999年台胞童诗栋捐资8000元重修照墙。
第五十章 邱姓 赖姓?
第一节 邱 姓?
一、溯源
一,以丘亦作邱。《说文通训定声》引东汉应劭《汉书.楚元王传注》云:邱,姓也。后世 为避孔子(名丘)的名讳,将丘加邑旁改写为邱字。?
二,以地为氏,据《风俗通议》所载,周代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 县),其后有丘氏。?
三,据《后汉书.乌桓传》所载,东汉时,东胡别支乌桓部落说有丘氏。?
四,为南北朝时鲜插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献文帝七分国人,以次弟 豆真析为丘敦氏,魏孝文帝时改为丘氏。?
南安邱姓入闽约在唐末,据今一千余年。后南安邱姓迁往台湾、福清、漳州等地。?
二、郡望河南衍派?
第二节 赖 姓?
柳城街道办事处帽山居委会莲田宫尾角住有赖氏族人,现有人口150多人。据上辈人说,他 们是由福建古田迁居来的,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当时,族里的人认定此处是个风水宝地 , 便在此定居生活,耕作繁衍,人口发展近1000人。后因重做祖宗风水,揭开"皇金"时直冒 白烟,族人隔三差五就有人死亡,他们认为是动到风水龙脉,此地难以居住,就全部搬迁, 往外地重新寻找生息之地(可能是流行瘟疫)。隔几年,族中的一位长辈带着自己子孙搬回到 此"顾祖",由当时的十几口人发展至今的一百多人。虽无笔墨记载,但从现该地保存尚好 明朝和清朝的赖氏祖坟看,不难推测出赖氏族人迁至此居居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传,泉 州大罗溪赖氏是从这里迁移而去的。100余年前,大罗溪赖氏族亲曾组织几百人到这里谒祖 认亲,但这里的族人未敢接待,故至今很少联系和往来。解放前曾有几户迁至泉州市石头街 居住,几户迁往南洋谋生。现南安仑苍丰富、省新、金淘、诗山等地均有赖氏族人居住,总 人口1126人。
来自:临风回眸 
南安姓氏人物(八)
唐末五代固始入闽姓氏考
海峡论坛参展族谱之尤氏族谱
寻根记:中国36姓正宗始祖都有谁?
南安姓氏人物(四)
南安姓氏人物(六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酸“硬核”

酸“硬核”
1)
詛咒當年不抗战
婦人阿斗毁江山
香江一息声长叹
打臉阿 Q视等闲
2)
盖世丰功犹抱恨
泰山壓頂鳴泉喷
麥城自绝奈留痕
人種阿蒙陪陸逊
3)
吳钩白马相辉映
足履流风北斗星
煙火人間惟好酒
乌江可有短長亭
4)
上下雕磨都是道
春秋砥礪盡成詩
高低進退青雲上
左右逢源折桂时
5)
此心吾与白鸥盟
落木千山瘦马情
青眼聊因横美酒
浊江一道月分明
6)
秋风大院苔侵阶
獨上层楼往事哀
一任珠帘闲不卷
晚凉天净月华开
7)
唐山有綠威大木
沧海催情浪白头
君喜東方升日起
誰知北斗未風流
8)
醉在方屏事费时
何人未晓腹中飢
蠶桑稻菽千機織
不老天公恨不奇
9)
四面千嶂烽火滞
风声落日孤城闭
秋来有计可施无
一息伊人非自己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壯氣醉与君同

轉:《红烧肉》
5岁:妈妈,烧红烧肉吧
妈妈:行,烧。
15岁: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
妈妈:行,买别的菜。
35岁
妈妈:儿子,什么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妈给做红烧肉。
儿子:不行,最近太忙。
50岁
妈妈: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
儿子:不行,今天不在家。
70岁:妈,我想吃红烧肉。
再也没有妈妈的声音......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一条圍巾(轉)

“不知是否年纪大了,有时看电视某些情节想哭了,现实中也许我们未必做得到,但原始情还是感人至深。”

转:(2019最美微小說)
《一条围巾》
新年将至,她想给男朋友送一条亲手织的围巾,织了又拆,拆了又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围巾终于织好了。
从小娇生惯养,这是她的第一条围巾,她幻想着他惊喜的表情。
织好的那个晚上,她幸福地把围巾给他围上,男友却厌倦地取了下来:“我不喜欢戴围巾,而且这个颜色不好看!”
她的心,瞬间冰凉,失落的回到家中,把围巾往沙发上随手一扔。
爸爸回来了,以为是给自己的,自顾地围上,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她转过身来,泪流满面。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鄉戀(N)

鄉戀(N)
%
故园杏叶黃金色
寨顶雲端暮鼓音
风入松涛寻不见
天涯亦抱感恩心
%
杏花潜影酒杯中
人醉秋光意两融
塘水深流鸿雁远
山村故事亦匆匆
%
银杏金秋醉世人
情深义重潁川陈
四堂归水迎千树
埼圳井泉好远辰
%
沧海连天阔
春宵夜梦长
秋声金水响
一曲思杏塘
%
杏山顯秀翠
塘水映光輝
绵阔連彼岸
遠迎接帝畿
%
夜深急步轻
风雨且兼程
梦醒心聒碎
故园曾此声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煮夏(七絕.N)

煮夏(七絕.N)
1)
体物岂缘夸丽藻
抚时端借励雄心
捲簾碧水苍山外
人在风光日月吟
2)
孤灯夾壁兩茫茫
烟雨朦朦夜未央
关外雲山千萬里
乡音不改却心凉
3)
暴日腥风毒丈夫
公车地铁可通無
法疏放任奸徒出
麻雀来枱又叫胡
4)
好雨阳光焕彩虹
浪花菽粟稻香風
綠楊翠柳千山秀
神畫仙图何必工
5)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成阴明月漏
门閉金娇抱上樓
打开天窗城大错
6)
異想天開平仄韻
肩挑背负滚紅塵
冰心更勝梅姐白
风卷雲吞混世人
7)
浊酒清歌尽日风
炊烟繞处小桥通
遥听霹瀑穿林响
雾气氤氲壑谷朦
8)
絲路東風第一枝
月圓花好正佳期
燕窺畫棟金生水
美了詩山美了诗
9)
逝夫不用再招魂
叟老风流又喊冤
活在人间多歷难
东邊賺了转西门
10)
機關算盡太阳升
流水无情土錦城
日薄西山环艳窒
鲜花簇簇送卿卿
11)
妙運長鋒書大草
頓生靈感寫新詩
文章好處當平淡
玉樹容棲莫揀枝
12)
蹇運長城香野草
残生偶感零章詩
世间得意钱当道
人品诚真豈合時
13)
大江東去千峰翠
爽氣西來兩袖清
懷古覓踪雲放鶴
故鄉南望幾長亭
14)
萬家樓閣江天外
半榻風濤竹樹間
妙法書存歸碑帖
奇觀畫展在水山
15)
壁立千尋剛直氣
松披萬壑浩然风
書臨北宋黃山谷
畫學南湘白石翁
16)
畏禍羞從鹿為馬
登門企望魚成龍
泰山壽石倚天立
黃水驚濤又越峰
17)
提神墨韻开心酒
悅耳琴聲得意詩
百歲古梅生俏影
萬竿新竹展新姿
18)
如椽禿筆能扛鼎
似水清心不染塵
歲月更新人不老
江山依舊景长春
19)
集句
掬來東海研焦墨
拔起勁松寫草书
任你群芳生妒意
百花飛盡柳花初
20)
永忆江湖归白发
绿杨枝外又榕城
当年少女嬋娟月
演武耆人結伴行
21)
出泥不染数何花
圣洁靈魂善德华
可惜天香攀不上
尖尖才露小莲誇
22)
祈雨
燎原腥火灼簷焦
大道奈何竄鼠妖
滾滾黑风連体罩
飞天柳剑落狂飆
23)
烈烽缺水路通烟
陷陣衝前是少年
谁在高楼望港底
香城归处北边天
24)
填字塗屏言洗臆
高杯白水百三斛
嗚蟬欲我良心号
空间借力雅風流
25)
縈迴水抱中和氣
平遠山如蘊藉人
鏡自離尘皆入詠
物含妙理總堪亲
26)
玉宇瓊樓天上下
方壺圆鼎水中央
庭松不改青蔥色
盆菊仍霏清淨香
27)
川明泉澗琴三疊
水秀灵山玉四圍
綠草如茵佳麗瘦
白雲似錦棉花肥
28)
詩在情中宜努力
山從老处见精神
日移簾影臨书岸
月下張生弄玉身
29)
秋山雲烟
高塔晴来独自登
江边扫叶夕阳僧
故山岁晚不归去
林下听经最上乘
30)
逢场无意說由來
老友何须苦苦猜
七十蒼头空衔卡
红衣挺向凤池台
31)
無人村
螢火蟬鳴深谷应
凌波仙子太空行
金光銀闪鎏一色
村野无人鬼亦惊
32)
春岸绿时连梦泽
岳阳城下水漫漫
夕波红处长安近
雁点湖飞渡亦难
33)
残风残月雁归声
易水瀟潇欲送行
此去不畏無情好
知君到处尽相迎
34)
文溪詩水映艳阳
高盖平台好纳凉
藤树千年云万象
創新锐意自当强
35)
天地瘡痍叹凄凉
昏昏淡色夜已央
今时不解言慷慨
大病堪怜手尾长
36)
今年好事团团坐
应恐佳人非属我
关注鲜花少艾多
去岁和葉秋风裹
37)
一年好景属星辰
并觉今朝粉态新
迸泪玉盘無處数
先期零落更愁人
38)
一船秋水風云送
半匹紅綾失意中
愁恨之情人所有
每尋偉岸寸心功
外三首.七律
@
外犯內忧战線觞
八区两铁堵机场
朝中乱党兴唐祚
马甲诚臣正气昂
北斗天燈风景亮
元郎阁上晚云強
世人莫话香江事
生死存亡大爺忙
@
龐然大物海蜃楼
蒙眼之神贴匪谋
黃雀登堂暑月乱
烏絲锯木春山休
阿頭意制紅顏命
鼠目昏官黑海游
昨夜慣烧疯狗眼
蔽屏崩潰市民愁
@
乌云蔽月垢冰滩
巨港凄凉美画残
大户眠心瓜蒂折
平民揾食路行难
皇工毁业蒼生怼
官宦扒灰叹天然
雨燥风腥多重恶
机场地铁五更寒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雜草叢生可寻思

雜草尋思
七絕.人生大事說三遍
江湖血色染征衣
塵土芬芳浸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春风明月小樓归
外一首
冤魂亭下何须有
仇恨坚心悶地雷
林密阴阴防土匪
天晴爽爽往南飞
@
自靜其心延壽命
無求於物長精神
東海龍蝦誰至愛
南山茶苦某佳人
@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新詩到處能言志
名理通时别利场
@
事能知足心常樂
人到无求品自高
骨氣乃有青松格
丈夫奋力不辞劳
@
秋风送爽又重阳
思念空间大宅廊
松树涛声山水外
天涯尽处是家乡
@
都言落日是天涯
流水小桥老樹家
瘦马昏鴉相慰籍
仙师童子暮云遮
@
世嘆
是大英雄能本色
惟真浪子最風流
問聲世界誰千古
造化人生不强求
@
进酒小菜
与君把盞对山歌
运挾人生可奈何
彈指一挥黃伞折
回头若笨路宽多
@
若智若愚得善终
从来树大易招风
名微别理天晴雨
對错寬容水陸空
@
可叹尊前人敬富
生于世上几回真
深山大户春來早
此事从来免费神
@
龍蛇舞動旋天地
飛燕掌中尤物秘
一夜长安疾馬蹄
溫泉火井無生意
@
山村尽藏
山靜雲深不见村
詩狂泼墨染天津
門前景色虛懷谷
紅杏枝头又一春
@
一生向善咒何因
人事百年亦作尘
落魄之时犹济弱
盛名阁下也怜贫
@
归舟天际常回首
夜雨何时对榻凉
万里相看忘逆旅
惊风鸿雁不成行
@
言辭
水能悟性真吾友
竹解心虛是我师
萬里江山春浩蕩
梅花香在歲寒時
@
野草清新脂马爱
彩云追月上楼來
山深霧里迷心在
水暖东风入梦台
揖别
临行寄望振家聲
小子無奇又絕情
无语東方一抹白
生詩禪退几月明
@
家底厚
傳家有道心存厚
處世無奇性率真
流水高山何足惜
庭堂俎豆贺年新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詩山詠(N)

詩山咏(N)
1)
詩山文水承天柱
高蓋青峰放眼收
唐韻風流千古唱
納新吐故自当酬
2)
詩人妙筆画生香
山树青藤喜棟樑
最是光明藏不住
大雄寶殿映辉扬
3)
鳳山古寺越千年
聖火穿洲浪海牵
孝子擔當家国事
閩南神祗第一仙
4)
詩泉碧綠石川间
山寺云香老树闲
水共煙霞絲帶路
松花吐蕊亮新颜
5)
詩圣春风滋故里
山灵水秀潤平台
壯心仰止高歌放
富貴世家画卷开
6)
雨露东风护柳枝
花圓好月正佳期
燕窺画栋金生水
美了江山美了诗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詩山詠(N)

詩山詠(N)
1)
詩眼文心韻故鄉
山船水秀系情長
月光醉地抬头望
暮鼓晨钟古寺香
2)
詩山書院
詩最滄桑數度塵
山頭草木幾回春
書生意氣流年幸
院子牵心燕子頻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集句.截句.絕句(3)

集句,截句,絕句(3)
大德用登左右史
豐辭乃陟東西京
憶君初得崑山玉
同向揚州攜手行
#
國有候生圖大業
人民惠澤是初年
兴邦自古仁心德
王政官輕百姓先
#
百度穿楊越层层
白狐走近虎龍騰
可观景色僧最好
云雾山中紫氣升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詩山詠(3)

詩人滿眼意情長
山水灵魂是故乡
月到中秋分外晒
天涯仰望亦断肠
#.
詩君手笔留芳韻
山水優游谢屐酬
今日江南春景气
城乡故事著千秋
#.
詩魂伴酒皆拋我
山树还秋最忆君
流水無情咽世事
春江花夜雨紛紛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圖騰


(吳冠中先生說過,中國的圖騰應該是牛而不是龍。)
張牙舞爪是龙腾
底氣吹云到上層
祈雨求生民拜倒
老牛尽力少欺凌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鄉愁

作者:施文志(菲律賓)
兒女們 在玩戰爭遊戲
小兒子指揮一隊玩具兵
越過我的視線
侵入歲月領域
把我的童年
解放
《煎魚》
在鍋裡翻過來,疼 翻過去,痛
兩面被煎熬的
都是魚的骨肉
《生活》
為五斗米折腰
我的骨氣
有凹有凸
凹的是一個家
凸的 是一個人
《故鄉》
年年月月日日
時時分分秒秒
像童謠很鄉愁
啊!歲月
我們的故鄉
《鄉愁》
沒有蝴蝶飛
沒有青蛙跳
沒有魚兒游
沒有小河水長流
沒有田野稻米香
沒有山坡青草青
沒有季節的感受
沒有土地的寂寞
小小羊兒要回家

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

村溪小令

村溪小调
残沟浊土盼河长
可是惊心乱草芒
洪水无情崩瓦解
自私改道更荒唐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南安葉氏源流(轉貼)

【南安姓氏志】叶氏

渊源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楚国一个贵族,父亲沈尹戌,乃武王之子,熊绎之后代。因食采于沈鹿,今湖北钟祥县与京山县之间而得姓。沈尹戌为楚庄王之曾孙,受封楚国左司马,楚昭王十年,即公元前506年吴伐楚,沈尹戌战败,令部将句卑刎其首去见楚昭王 ,昭王一面令其以厚礼安葬沈,一面加封其子沈诸梁为叶尹,食采于叶邑,其以叶为姓,住在河南叶县垄店乡叶寨村等地。当时楚国县尹称为公,故号叶公。 

孔子适楚,路经叶邑,曾慕名访问叶公,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即以为政者,应施惠于近者,使近者悦,远者来而相告,后人为示纪念原县城,今旧地建有叶公问政处及问政门等碑坊。 

叶公攻讨白公,平定了楚国之乱后,荐贤让位,有存国之劳,不享存国之利。叶公一生忠国爱民,急公好义,且智力过人,料事如神,因此宰叶期间,声望显著,甚得民心。 

配妻张氏,生二子,曰重,曰才,考妣合葬于荆州南阳郡城,并立庙崇祀,年逢春秋祭典,以示纪念。以后子孙登仕官代有其人,散布各地繁衍。

入闽
叶氏继始祖沈诸梁之第七十三世廷曾公始入闽,第七十四世枲生长子曰清,第七十五世清始入仙游县居住。

叶氏谱系来自唐代中期,继始祖第七十世孙拱是遇资之次子中进士第,居西京翼州归化县繁衍,连任三任归化县知县。生三子曰荣宗,曰合宗,曰雍宗。雍宗生三个儿子,长曰孜,次曰攽,季曰,在西京冀州府归化县,三个子均为中进士及第,衣冠齐齐。第七十二世孜是雍宗公之长子。居河南光州府固始县曾任奉议大夫,生七个儿子,长曰炎曾,次曰挺曾,三曰荣曾,四曰光曾,五曰瑜曾,六曰福曾,七曰廷曾。第七十三世炎曾因受五季之变迁居浙江丽水县德润里感德乡居住,官至光禄大夫,是浙江处州叶氏开基祖。挺曾为将士郎,迁居广东番禺县开基。荣曾官至朝奉郎,迁居江西省吉安开基。光曾官至朝廷迪功郎,迁居湖南开基。瑜曾、福曾居住地失考。廷曾官登进士及第,任福建闽候县知县,后迁住候官漆林开基。炎曾生二子曰枲、曰勉。第七十四世枲为迪功郎,官至朝奉大夫,江西饶州太守,定居饶州。枲生五个儿子。曰清、曰洙、曰泗、曰浚、曰源。勉为签州高邮军将领,生一子曰期,期最后为候官县令。七十五世清,枲之长子,为朝廷迪功郎,后调任莆田县主簿,兼任兴化军簿尉。清公生于唐开成丙辰年,正月15日辰时,卒于唐天复二年即公元901年3月14日申时。居住仙游县归德乡清泉里北岩山下,墓葬在延庆山,配妻翁氏,无生育,再娶侧室陈氏,生一子曰晔。晔进士出身,调任同安主簿,后调召任仙游县任主簿,晔生一子曰兴,兴生一子曰森,居仙游万善里,地名古濑。森生一子曰与,即七十九世与又名叫四,为仙游古濑始祖考。累世书香门第,人才辈出,代代不乏其人,南阳开国公叶颙,左仆射(宋宰相)、刑部尚书叶大有。

五代周显德五年,即南唐保大十六年公元958年戊午年,一派始入南安,继始祖八十三世宁是 之子,居住南安县西北十五都吴板于龙卧山,地名高田宫故址犹存。其后八十四世迅谥三翁宋乡进士学谕是宁第四子,再迁徙十三都凌云山下居住,今眉山乡高田(曾曰魁躔)。 

▲云山寺(眉山乡高田

安十三都叶氏开基
叶本宗其由来已传之久矣,《泉州府志》云:凌云山下叶氏其著姓也,其地,则山高水深,则敦诗悦礼乐。《南安县志》云:高田山最顶上田数十余亩,瑞气香花,雨露滋润,宋时有娶宗室女封郡马、驸马,至今阀阅尚在。 

第一世:自仙游县兴化至迅十六代
始祖考宋乡进士学谕迅叶三翁为五府君檀之后,生于汉五代天福元年丁末九月初八日午时,卒于宋咸平三年庚子四月初六日辰时。五十四岁葬本县十五都龙卧山之原背坤向艮山麓有庵曰高田宫。迅行三,受学谕,从古濑迁居南安十五都龙卧山之下,再迁十三都凌云今曰魁躔(今高田村)。始祖妣受封太孺人行三蔡氏。始祖妣受封敕诰封太孺行三房氏三柩合葬龙卧山,每逢十二年巳年吾族到墓祭奠一次。生一子曰元。 

第二世祖考,三翁只子。元生三子,长曰开,次曰䦱,季曰关。

第三世开行一,住西坑宋仁宗天圣年丙寅迁居广东潮洲开张子孙七十余房前此亦曾来叙族议。三世祖䦱,是元次子,仍居高田,生一子曰䦱。元季关住山头后迁居同安岭下繁衍。 

第四世门:䦱只子。生三子,长曰体,次曰寝,三曰添。第五世体行䦱长子,无传。寝行䦱次子,生一子曰周住在东头,是五世祖东族也。与吾祖添分拆东西族,以后子孙繁衍昌盛。宋时中进士,解元,郡马,附马,代代不乏其人,人才辈出,书香门第,宋时十一世森:谥广德候,生于淳熙十六己酉十二月初十日诞生,二十岁化身为神,有利国家有利民,故宋皇帝遗官敕封受其威武英烈惠泽尊王。东族至二十四世迁居福州闽候,大田广平、罗源等地繁衍,金淘后厝是其后裔也。

叶氏家庙

谨按五世祖添为西族至十八世亦不免单微幸吾,第十八世祖考真保公号毅斋公者传生六子,分为大六房于今蕃衍无穷。以后分作六房支沛世次以便查考续编。 

▲开国上将叶飞

第十九世祖考长房信童,字克温,号慎斋。第十九世考二房仙童,号直斋,讳克良。第十九世祖考三房应童,字克恭,号敦斋。第十九世祖考四房爱童,字克俭,号淳斋。第十九世考五房魁童,字克襄,号乐天。第十九世祖考六房柔斋,讳庸生,字克常。自分支六房以后,人丁兴旺分散,长泰、泉州、晋江、安溪、永春、德化、惠安山腰、大田等县,在南安县有:诗山、社坛、洪梅、榕桥、深?、天山、太山、三乡南安各地叶姓。近百年来旅居南洋群岛,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港、澳、台等分布各处人口密聚较多,建立凌云惠泽尊王庙(今云山寺)敬奉标志。旅居海外侨胞异国他乡开拓叶氏第二故乡。据南安市姓氏排列吾叶氏本市现有人口统计36272人,居市第九位。 

昭穆
自始祖迅谥三翁公传至十七世予生公尚未编昭穆,以代字行,为使昭穆分清有序,以吾十八世祖考毅斋公算起,编二十四字为字行现开如下:
显克文子,于君卿甫,叔懋孝悌,式光乃祖,燕贻孙谋,永昭迪古。
昭穆新编,四十字字行列下:相国训典,奕世弥遵,忠炳日月,德垂后昆,金玉华胄,阀阅明伦,凤毛济美,福禄长存,商诸苗裔,宜绍前勋。
南安叶氏堂号:古濑流芳,凌云衍派。

谱牒
南阳凌云叶氏族谱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年修谱。
凌云叶氏长房社坛谱於大清道光三十年度庚戍年八月修谱。
凌云叶氏天地人房深安谱於民国廿六年一九三七年丁丑年九月修谱。

(文字转载于‘南安方志’公众号”)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小鳥天堂

小鸟天堂,位于中国广东新会会城以南10公里的天马河的一座小岛,新会市新八景之一,是新会闻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

那是1618年,據说一位姓陈的农人在河中一个泥墩,種下一棵榕树,年久月深,繁衍生息,形成枝叶覆盖15亩河道,树上栖息2万多鹭鸟,鸟树相依,人鸟相处,和谐奇特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鸟多了,人们便把这泥墩叫作“雀墩”。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览此地后发表了一篇散文《鸟的天堂》,并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使之名扬中国。从此,雀墩便改称为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
可借森林一树欢
天堂小鸟大圍观
诗成莫怪神鬼泣
环保自然土地安


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易经

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而不收。

释文: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损伤神气。神气被伤,就会经常出现恐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气流散不止。因悲哀过度而伤及内脏的,就会使人神气衰竭消亡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的,神所就会消耗涣散而不得藏蓄。忧愁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气机闭塞而不得畅行;大怒的,就会使神气迷乱惶惑而不能正常运行;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气流荡耗散而不能收敛。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南安蘇姓渊源

【南安姓氏志】苏氏

一、渊源
苏氏源出黄帝,肇端高阳,得姓昆吾,封地邺地苏城。夏,昆吾为夏伯;商,护为国侯;周,忿生为司寇;战国,秦为六国相;汉,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建为平陵侯;武出使匈奴,大节刚忠,封典属国关内侯,以武功为郡望。北周,绰为度支尚书,赠邳国公称河南武功一世祖。隋,威进封房国公。唐,瓖、颋均为相,封许国公。唐末,光启二年丙午,光州刺吏奕四世孙义,带二弟随王绪、王潮入闽,进兵泉州驻城皇庙,因军功戍泉关涧埕,世居南安廿都阜阳谷口前埔九郎园,仲弟居永春毗湖,季弟居云台开山(槐市苏垵一带)。义为阜阳苏氏入闽。
二、蕃衍
大郎入闽后,居涧埕,只生一子罕。罕生三子:长逊扮做商人回光州固始顾祖。次希,三臻生二子,长十九翁又回光州,次廿翁生三子:衢翁、明翁、衡翁,归顺赵宋后分守惠、永、德关隘。希固守基业,五世单传,袭职关守。八世垂昌生四子:长端、四事徙居枫亭,次仪子孙居埔上即今前埔,称东房祖,另自有谱。仪后裔大都外徙,其中四十五位诗存和四十六位诗圣兄弟,因逃兵燹,徙居安溪官仑庙,魁美等处。三达,为西房祖,史称九世分东西。西房十四世兄弟四人,长伯通知文义,始修谱立字行;次伯善因看顾十二世坟,徙居沟头;三伯原,因看顾十世坟,带三子徙居安溪横阳;四伯达,因看顾十一世坟,徙居永春仙人桥。十五世祖梅斋,一身挺立,亢宗拓业,大振家声,传六房,三房子孙移居惠安张坂一带;二房长一支徙石湖边。明清时代,人丁大量繁衍,很多外徙闽东、浙南、台、港、澳、缅甸、菲律宾、印尼、马来亚、泰国、东南亚各地。阜阳嗣裔十万众,(本地四万多人)为南安第八大姓。 
又,唐末苏益以嫡子嫡孙继武职,同王潮入闽,其后裔遂居于同安,择地于永丰乡葫芦山,取“芦山”为灯号,成为“芦山衍派”,后又分居于安溪、衡阳、永春、南安蓬岛等地。 
眉山外寨开宗始祖佛养公于明万历年间由南安蓬岛分居安溪岩前,继之其曾孙钟岩生子三,长曰见岩、三曰肖岩又分居外寨,成为外寨的开基祖。
外寨村苏姓,地处眉山边境,东与安溪坑头,南与安溪罗内,岩前毗连,系属山村,现有人口近1600人。
三、谱牒(昭穆)
国以法立,家以谱依。阜阳苏氏家族历来十分重视谱牒的整修。入闽初代,仅以簿纪上册。三世希建斋堂敬祀祖先,增修德行。建大宗后,九世达于祠堂粉壁画明宗支图,供族人同瞻礼祀。十一世敔鼎新祠宇,订祭行礼。十四世伯通始从伯兄子祥家文字故箧中得青史遗稿,依祠宇粉壁五叶宗支图,纂修族谱,立字辈:仕广齐孔君于卿尔伯夫。十六世铃,十七世勤保增修之。嘉靖山寇倭乱,牒本大多散失。明万历间,二房长苏阜山(进士奉直大夫)一生三次编修《阜阳苏氏族谱》,手抄五本保存于各房。续字辈:天生我才必有用。明末,清初民乱,“流离失所,死者十有二、三”,牒本再次破损。长房廿二世彦先,避祸永春回来后,重新搜集旧谱整修,计花二年时间。目前二房、五房尚各保存旧谱一本。清乾隆间,长岭苏光濂又再续谱,立字辈:人立世上学圣贤。194年间和“文革破四旧”,谱本又再次毁禁。宗祠重建后,海内外宗亲发起广泛整谱,历八年时间,新谱终于2002年编修完成付梓刊发,计八本。再续字辈:诗书礼乐继万年。 
苏氏家族,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均编有家谱、宗谱、族谱之家族史料。近于咸丰已未年引起马来西亚苏氏宗亲重视,整编了《苏氏宗谱、山渊源》一集,又于1985年间资助重整《苏氏宗谱》,便于2000年累集,纳入《衡阳苏氏大宗谱》,以作后世子孙案头史杰供翻阅。 
眉山外寨苏氏昭穆:
大清咸丰年间南安十二都蓬岛宗侄孙忠旺必显克纯全撰编其名字列行为:
苏氏列行七世有,可洙鸣志士立成,
英华式彰其祖武,礼义诗书显德馨。
宗养组爆洪尧大,文翰甫朝奕世宏,
克皒孝友为廷献,且尔子孙振家声。
湖宅祖宇,有内外两座,座落牛背山,穴号“睡牛”,建于明末、坐西向东,于1996年秋重修。
苏氏祖宇,座落枣巷格,穴号“倒翻狮”,明末始建,坐南向北,1986年重修。
霞美庙:始建于明万历期间,专供奉绩著睢阳张纯、许远二大忠臣后经受敕封为文武尊王的 圣地。又经多次修建。
墓葬(遗迹)
谱文详细纪录阜阳历代祖先的葬处及墓志,始祖大郎公葬外石塔,以山为坟,形号“蟧虫辱献膜”。二世罕葬内石塔,穴号“金狮抱子”。三世希葬西王山后,坐亥向已,形号“狮母戏儿”。以上三世风水均地师黄敬亭择。四世显祖,葬东溪口,俗名“陈田墓”“龙虾出海”。五世荣宗,葬大义山之原福善堂后,形号“伏虎朝狮”。六世光前,葬东王山井崎后,坐乾向巽,形号“炎炉铸金”。七世裕后葬西王山,坐未向丑,形号“将军脱镫”。以上四处风水均林诚斋所择。八世垂昌,葬大义山新舍后,坐乾向巽,形号“狐狸醉鸡”。九世达葬石佛隔,形号“西兔望月”。十五世英葬玲内乡,形号“八仙围棋”。余者均有详细记载,不一一尽述。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春水泛起平安好


天下名山千里眼
人生勝境德仁心
若無雨打风流去
两字平安值萬金

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南安吴氏

【南安姓氏志】吳氏(下)
南安史志 今天
蕃衍
黃龍吳氏:大約於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紀)紛紛遷入南安,黃龍一族遷入南安開發的村落有:碼頭詩口村、詩阪村、龍溪村、營園村;洪賴有湖美小路村、進坑村;溪美有頂溪美、溪美街、蓮池村(赤口);柳城有浦頭村、鷺江大埋村、三堡、八尺嶺東山村;彭美下房村;金淘有鼎美村、吳板村、內察村、蓋溪跳坑村、金墩吳厝村、鎮山墩頭村;羅東有潭邊村;水頭有託阪村;石井有後店村;豐州有素雅東門、南門、港吳;霞美有邱店、許厝後村、下福村、埔頭村、麻山村、金雞村、雲臺村(小部分);康美有東阪吳盾村;詩山吾豐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頭、庫內、梅勝、埔頂;歷經八百左右年來,如今黃龍族的南安後裔,廣播閩、浙、贛、粵、港、澳、臺,並僑居海外,星、馬、泰、菲、印尼、歐美等地,瓜熊綿長,人才輩出,簪纓顯宦,名賢博士,商賈富豪,遍及海內外。
▲景善公祖祠(位於南安碼頭鎮詩南村)
黃龍吳氏開基祖禮孫,其先祖吳據以下幾代是:吳琚——吳安仁——吳仕驤——吳爽——吳禮孫,自禮孫起至今已傳二十九世,衍居於海內外數十萬人。一世禮孫,配陳氏,生三子:長景政,居黃龍祖地傳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詩口;三景興,分居晉江、石獅、蠟江及錦裡。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長君用、次君濟、三君弼、四君輔、五君錫、六君賜。
二世景善支派:後裔又遷播於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內、福清、龍溪地區、尤溪縣、福州市、延平、建寧、邵丁、同安、廈門、晉江以及江西上饒、浙江溫州、平陽和臺港等地,後裔數萬人。
三世君用支派:配陳氏,生三子:長觀生、次觀應、三觀慶。後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內、吳阪、內家、詩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濟支派:字和卿、號龍溪。配楊氏、胡氏、劉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長希憲(楊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長宗之、次益之、三習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羽遂,分居晉江、石獅、蚶江;三希禮(杜氏生)官諱顯寶,號大石,配莊氏,生五子:長仕良、次仕宗、三仕銘、四仕端、五福生(早近);四子希勉(社氏生),配林氏,生一子:從道;五子希舜(杜氏生)話顯德,配虞氏(早逝無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諱顯勝,號墨齋,配甘民.生二子:長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諱仲孫,生三子:長觀榮、次觀志、三觀東。
水頭湖內吳氏:始祖一處士,分支晉江東廷後播居,水頭湖內的泰安。一處士到水頭開拓求進,不久便與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識中一處士之才能與為人,適以愛女妻之,生二子,長精直、次精一。精直與精一於明憲宗成化九年開族湖內,精一即大二房,後插遷漳州開族。精直傳恪齊,繼傳濱竹。濱竹再傳四子:長竹居、次竹所、三竹軒、四竹斐(後裔大都分支漳州葛頭或雲角尾綱頭)。故稱後湖內村吳氏四房之分源於此。一處士衍傳水頭吳氏,迄今已有五百餘載,傳宗二十一代,現海內外人口五千多人。
裔孫播據南安溪美街、頂溪美、洪懶進坑村。
水頭康店吳氏肇基公傳二世纘仁公、纘義公傳至十三世祖由江崎分衍發祥康店、綿延於今二十六世1600多人。
瀨水頭吳氏:吳伯謙於北宋年間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後分居南安瀨水頭,(一說從晉江象畔遷入)瀨水頭吳氏子孫後衍居安溪長坑、祥華、龍涓、西坪、魁鬥、劍鬥、尚卿和德化、感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
靈水吳氏:靈水支派始祖吳懶翁,是江南吳氏大宗吳宣的後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吳綸——吳有——吳坤二——吳吉甫——吳五四郎——吳千六郎——吳九六郎——吳懶翁。吳懶翁字志仲,生於1325年,卒於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攜其幼孫吳溫明(1375-1443),從泉州東門移居靈水安居落業,至今600多年。
江崎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於明末由晉江安海浦邊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五世,現本鄉人口2500多人,並衍至水頭、康店、後邦、上郎、上圳、田中、撫阪、蘇盾、雲霄城關及世界各地,在臺灣臺南港仔尾、彭湖鎖廣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
山前頂鄉吳氏開基祖吳潛公屬靈水清溪支派,開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開基山前頂鄉,現人口600多人。
官橋吳氏在明朝中末葉從磁灶大二房分支,及五世簡齋公派下從磁灶、大埔、項八房徙居官橋。梅溪相公房派下十二世梅麓禮科公資助清廷,官拜禮部尚書,在磁灶擇址建造官衙,又在官橋開墟造寨,開墟時六相同遊。始有官橋之稱。
官橋吳氏宗親造家廟奉祀禮科公從任所帶回的延陵王季札公聖像。後梅麓因揭發鰲拜謀反而被迫害致死。平息叛亂後,康熙皇帝親自敕封禮科公為“清朝名諫”吳氏宗親共建宗祠供奉季札公聖像,並設梅麓公及列祖列宗神主位春秋祭祀。延陵戔了札公聖像在1942年由晉南各地吳氏輪祀,至2007年,聖像收藏於安海靈水泰伯廟。官橋吳氏宗祠歷經風雨洗禮於解放前夕倒塌。1995年,聚居官橋的吳氏四溪後裔重建吳氏宗祠。
官橋吳氏現有人口2500餘人。2004年,由官橋、晉江白安、深圳,後山吳茂,官橋田乾、四名柱下察、新塘等地吳氏宗親近7000人組成晉南官橋片區延陵宗親聯誼會,會址設在官橋吳氏宗祠。其中四石柱下寮村300餘年前由晉江東石埭邊分支現有村民400人,內厝吳茂村400餘年由晉江磁灶大埔分支遷入,現有人口100餘人。田乾吳氏系晉江霞浯村(竹樹下)吳氏分支,現有人口700多人,另有僑遷海外僑胞,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港澳臺計400多人。新塘吳氏於公元1575年從官橋嶺兜虎崗遷移來。現有人口100多人。
柳城蓮行吳氏,於南宋期間由泉州新門延陵分支,始祖吳胤量,號宋公,生育三子:長房應公派衍田仔尾;二房賢公分祠本村;三房文公留居原祖厝,現有人口500多人。
柳城田阪吳氏,始祖時潤公號東吾,300多年前由漳浦吳山坪遷入南安三十都東埔,後拓展田阪,傅衍至今已十五代,現有人口1700人,後另一支派遷回漳浦,老家計1000多人。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號清江。配陳氏,生二子,希聖諱元寶,配劉氏,生二子:長紹祖、次繩祖。紹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後店。再播遷於廣東潮屬的海豐、陸豐、曲溪等地。繩祖播居惠安洛陽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諱福寶號攬秀,配陳氏,生四子:長敬祖、次德祖、三榮祖、四慶祖。
石井後店吳氏:始遷祖吳啟勳諱紹祖,於元朝末年(1361年)遷居後店村。至明末清初,鄭成功反清復明與清廷對抗。斯時人口二千餘人,清廷以治海民與鄭成功交接、強迫遷移。限三十里外,驅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處觀望,至第三次大肆殺戮,焚其居室,村民驚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廣東屬揭陽、海豐、陸豐等地。後來鄭成功退守臺灣,至康熙末年(1735年),兩廣總督奏請,“沿海居民當使復族”,康熙准奏。於是人民紛紛回鄉,重整家園。後店村迴歸者僅十餘戶,其餘均留在廣東各地,各自謀生。迴歸吳姓人艱苦奮鬥,辛勤創業,傳至現在二十四代,總人口三千餘人,其中分居臺灣三百餘人,分居廈門三百餘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國內工作人員)二千餘人,僑居海外一千餘人。
裔孫播:新步、下尾宅、產頭、星田、西莊、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賴鎮。
三世君錫支派:字和傑,號敏齋,仕元武榮州主薄;授將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蓮,生三子:長希善,號儼齋,配葉氏,生二子:賢、德;次希允,號毅齋,配揚氏,生一子:玄瑞(今嚴埔西房大廳);三希弼,號忠齋。配蔡氏,生三子:瑩、輝、昭(今嚴埔東房)。
裔孫播居:金浦(嚴浦)、金雞、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錦田、仙塘五房、浦頭、下福、田中、樂豐潭邊等。
賢名大治,號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輝由乒乓石溝花樹下據居晉江下語(花樹房),傳下灶、羅堂、高坑、安海聖店街、晉江霞灑、豐州下福。六世允齋居南安鋪頭、赤口、當甲、豐州東門。七世吳欽宜播居南安洪賴、小路。八世願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後(即今浦頭)。希灝之長子移居庫內。九世臨田播居南安林頭。西渠裔孫一柱移居晉江茂陳宅,由陳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許厝後,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後。十世退庵播居晉江下茂。秀山播居南安羅東潭邊,其長子茂山由潭邊遷居江西上饒橋恩山村;十二世巖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鵬之子印官(龍畝)播居南安露水頭大埋;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八世自浮由南安庫內分居溪美吳厝巷;十九世周廣播居金雞,人口200餘人。
蒼山吳氏:明洪武年間,宋狀元宰相吳潛的十一世孫吳薪派裔啟衷公,字鈞父。為避“辱宰官禍”由漳州南靖展轉遷徙,開基武榮二十七都古蒼鄉,生三子:長高齋,次厚齋,三實齋。公元十四世紀初,高齋遷居興化仙遊,厚齋遷居同安吾峰,唯實齋公,仍留居桑梓,弘揚祖業。實齋生二子:長聖福,次聖祿。聖福生一子,裔居古蒼、墩阪。聖祿生四子:長秉與居溪後埔。次秉成居古蒼。三秉貢,大約於公元十四世紀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分居後畲。至五世,大約於公元十五世紀,秉成之長子欽明,次子欽玉分居安溪墩阪。三子欽和仍守居古蒼。歷經六百多年風風雨雨,艱苦創業,蒼山吳氏一族,以堅強的毅力,慧悟之本性,著望族於溫陵,拓鄉域於蒼山,一脈綿長,發屏崛起,如今僅於本土人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兩縣,分佈於 美、古蒼、墩阪三鄉,此外還有大批宗族成員,拓展港、澳、臺和東南亞諸國,足跡遍及五大洲。 
省新省東埔,頂(金埔)吳氏,吳薪派裔。始祖有梅400年左右開基金埔,至今已繁衍至第十代現有人口1500多人。喬遷分居廈門灌口、長泰、香港等地約600多人。
蕉山吳氏:侖蒼蕉坑吳氏的開基祖樸軒公,平賊有功,欽賜遊擊,明正統年間由龍巖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還有子孫分衍溫州、福清、安溪等地和東南亞諸國約20000多人。  
東田鎮鳳巢吳氏:屬入閩龍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長致政,居東石埭邊。次致茂,裔居豐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長勤齋,仍守居埭邊,次毅齋,三慎齋,四寧齋居柯坑,次子毅齋於大清雍正年間,開基鳳巢村,生二子至今傳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邊。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年近得句

年近偶得
@
故園回眸盡滄桑
涇渭分明不敢忘
拄子扁擔強立正
仰嘆青天幾度傷
@
翠竹黃花皆佛性
清池皓月照禪心
追名逐利摧腰骨
冷暖人間嘆世情
@
老來奮鬥投詩營
站到山頭望帝京
歲月無多賒百日
乎乎熱血不平鳴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新韻

无题(3)
1)
诗美情佳凤來仪
山灵境秀天柱奇
杏花鸣放春消息
塘水悠游集福宜
2)
山河易帜积乡愁
故国依稀梦里樓
何物催人能速老
水声月亮仰高头
3)
青春拼搏卅七年
羞湿囊中不见钱
入闸何时无限念
机缘尘化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