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6月19日 星期日

借題


 “看到那些豪华的碑上没有碑文,没有墓志铭。而有个墓园收集到的明清时候的石碑,如有一位夫人,叫某孺人的碑的墓志铭,有上千字的历史在描述她的生命历程。所以我想到我们的古人,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而现在的价值是有限的。现在非常昂贵的碑,连他的生平都没有描述。有些碑面很大很豪华,都是光板的,其中有一个有字--“怀念”两个字,另外一个稍微多一点--“我们怀念你”,真是非常的粗陋。但我回到乡下去一看,发现跟乡下的不是一个档次,有一个描述去世的碑文“某年某月某时,天宫有请,地府削名,一梦黄粱,人世永绝”。很有文采。我觉得这个碑文写得相当有文化,还有旁边的对联,如“堂前教诲言犹在,墓畔哀思泪长流”;“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已成白玉楼”。多么文雅!上海十万墓碑我没有看到一副对联,大理石、花岗岩,真是浪费啊!

我们民俗学应把墓志铭作为一个资源,比如成立一个“墓志铭撰写工作室”像韩愈,他写得最好的文章《柳子厚墓志铭》,欧阳修等唐宋八大家都深谙于此。墓志铭给生命以价值,这是一个失落的传统,我觉得这种资源的开发大家应该动脑筋,不要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名目遮蔽住双眼。

然后我要强调研究者的独立性,与这个运动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不要跟它们贴得太近,尤其是想跟它们去开发,去当个专家给它们鼓吹几句,得点小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