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晏(字联参)
籍贯:福建南安县十一都溪东乡(今南安市诗山镇声东村)
1884年出生。林书晏少年时便前往菲律宾谋生,从布店学徒逐步成长为侨界实业家。他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投身革命活动:1909年参与发起普智阅书报社(实为同盟会革命机关)。1911年积极筹办《公理报》,并加入同盟会,利用媒体宣传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募集物资和传递信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书晏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作为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委员,他牵头组织侨胞募集钱款、转运物资,支援祖国抗战。1942年4月,日军占领菲律宾后,因坚决抗日,林书晏与陈水盛等28名华侨领袖被日军逮捕,并被判处20年监禁。他被关押的地点从菲律宾大拘留所到“文陈俞豹”大狱。在狱中,他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因日军所谓“纪念日”(提及“天皇诞辰和明治维新纪念日”),林书晏等人才获赦出狱。
抗战胜利后,林书晏选择定居上海,投身新中国建设,凭借对民族工业的贡献,被列为“上海十大红色资本家”之一。林书晏是一位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始终如一的爱国志士。他作为菲律宾侨领,在抗战中因组织抗日活动被日军逮捕,经受牢狱之灾而始终不屈,展现了海外侨胞的爱国气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