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陳水俊
愛國僑胞陳水俊
|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25日
|
愛國僑胞陳水俊
陳水俊,(1919.4.25 --
2012.10.9)字文彬,號心日。祖籍福建南安詩山鵬峰村。幼失怙恃,弱冠南渡。初涉異域,顛沛流離,先到馬來亞,再移香港,繼至菲律賓,後抵臺灣,終住新加坡,商海波折,飽經滄桑,終有建樹。
陳水俊先生身居異邦,卻深愛故國、心系桑梓、情牽教育。他以“窮則獨善其身貴自勵,達即回饋社會慰生平”為信念。1978年在京創建全國首家民間基金組織——振興中華教育科學基金會,1994年又傾資在故鄉創建——南安鵬峰郞裔基金會。廣泛在北國南疆,為中華崛起,支持教育科研作出重大貢獻。
陳老先生三十餘年樂善好施、高風義舉、只有目標、沒有目的,對自身極其節儉,對教育醫療事業卻慷慨解囊。“振興中華,重教與學,扶貧濟醫”是他畢生追求之目標。為此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党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先念、廖承志、李瑞環等親切接見,並肯定陳老的無私奉獻。
《德行賦》乃陳老積九秩心路、歷盡坎坷、鞭策自勵、不斷總結與昇華之嘔血力作。亦是他傳奇人生之縮影。“德”高望重的愛國華人,“行”之有效的警世箴言,“賦”予睿哲的教育真理。細思揣摩:此乃世人立身、處事、操作、完善自我之“真諦”了!
我校舉行陳水俊先生追思會
10月12日上午,我校東海校區、詩山校區同時舉行了陳水俊先生追思會。黃子傑校長、張舟副書記、王炳慶副校長、王曉東副校長,福建省政協常委、原泉州師院院長陳篤彬以及學校各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了追思會。
儀式上,校長黃子傑代表學校對陳水俊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並對其家人致以親切的慰問。應用科技學院院長曾文章、教師代表潘良斌、學生代表王冰冰等師生代表用真情的追思感言,回憶了陳先生的高尚品行和光輝事蹟。
陳水俊先生,字文彬,號心日,1919年4月25日生於泉州南安詩山鵬峰村,2012年10月9日在新加坡逝世,享年93歲。陳老先生身居異邦,一片丹心向故國,一生以“窮則獨善其身貴自勵,達即回饋社會慰生平”自勉,傾力支持公益事業。
陳老先生非常關心泉州師院的建設發展,上世紀90年代捐鉅資改擴建原南安師範學校,為南安師範學校升格組建泉州師院應用科技學院做出了巨大貢獻。泉州師院東海校區開工建設後,陳老先生多次親臨東海校區考察指導,決定捐資助建泉州師範學院俊秀圖書館和俊秀文學院,同時出資購買全套《四庫全書》和《續四庫全書》贈送俊秀圖書館作為鎮館之寶。陳老先生的義舉,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教學條件。
我校師生將永遠牢記陳老先生為泉州師範學院的建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奮發進取,努力提高辦學水準,早日建成泉州大學,不辜負陳老先生及社會各界對我校的殷切期望。
福建泉州各界緬懷愛國僑胞陳水俊
2012年10月12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陳龍山 蘇巧鳳
旅居新加坡的福建南安籍愛國僑胞
9日在新加坡逝世,享年93歲。連日來,僑鄉福建泉州各界紛紛舉辦追思會,緬懷陳水俊。
12日,在泉州師範學院俊秀圖書館大廳,不少泉州師院師生自發前來參加陳水俊先生追思會。大廳正前方懸掛著陳水俊先生遺像,兩邊則展示了陳水俊生平捐獻泉州師範學院光榮事跡,師生代表用真情的追思感言,回憶了陳先生的高尚品行和光輝事跡。
陳水俊先生1919年
4月25日生於泉州南安詩山鵬峰村,字文彬,號心日,幼年時候生活貧苦,18歲南渡到新加坡,曾先後轉輾馬來西亞、香港、菲律賓、台灣,後住新加坡,飽經滄桑終成商界鉅子。
雖長期身居異邦,陳水俊卻深愛故國、心繫桑梓、情牽教育,一生以“窮則獨善其身貴”自勵,“達即回饋社會慰生平”自勉,傾力支援公益事業。
1978年,陳水俊創辦全國首家民間福利基金會“振興中華教育科學基金會”,重點捐助過復旦大學、華僑大學、暨南大學等,定期資助全國僑聯華僑史研究,捐助廈門華僑博物院、泉州華僑博物院。
“陳老先生的一生,是艱難創業的一生,是光榮奉獻的一生,他心繫桑梓,樂育英才,他樂善好施的赤子情懷、克己待人的高尚情操令人欽佩。”泉州師範學院校長黃子傑代表學校對陳水俊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
據介紹,1994年以來,陳水俊捐資重點轉向泉州與南安。1995年
9月,陳水俊以基金會名義捐钜資改擴建原南安師範學校,為南安師範學校升格組建泉州師院應用科技學院做出巨大貢獻。泉州師院東海校區開工建設後,他多次親臨工地考察,捐資助建泉州師範學院俊秀圖書館和俊秀文學院,同時出資購買全套《四庫全書》和《續四庫全書》贈送俊秀圖書館作為鎮館之寶。
2005年,《陳水俊愛國愛鄉精神》一書出版,成為泉州師院高職學院、鵬峰中學、鵬峰二中、鵬峰小學四校的校本教材。
輓聯 : 精神所至上善若水 金石為開聖地俊彥 注: 朱熹題[鵬峰聖地] 廖承志題[精神所至 金石為開] (山人拜撰) |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詩人伉儷
24年夫婦堅守山鄉教學
一座小操场、二层小楼、三个年级、27名学生,这是南安市诗山镇西上村美洋分班的全部,也是陈汉忠和林惠敏这对夫妻的全部。
24年前,20岁的陈汉忠顶一教师的空缺,来到南安市诗山镇西上村美洋分班。1992年,这个学校的老师就只剩下他和妻子林惠敏。
二十多年来,除了6年一个轮回的学生脸孔外,这里的生活如同夫妻俩每天推开门后看到的山林一样,日日如常。
从豆蔻青春,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夫妻俩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都消磨在这个宁静村庄的一角,他们俩已记不清教过多少个学生了,但乡里人一提到他们俩,总是夸“教出了好多大学生呢,还有博士,不简单啊!”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这首《感恩的心》是乡村教师陈汉忠某次外出时学的,回来后教给孩子,配上手语动作,作为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
买肉 一次难得的“加餐”
“孩子回来了呀?”西上村一肉摊师傅见陈汉忠走到摊前,笑呵呵地问道。他以为陈老师的儿女们回来了,因为只有孩子回家,陈老师才会到他那买上一点肉。
其实,那天孩子没回家,而是西上小学的几位老师要来作客,陈汉忠夫妇准备“加餐”宴请客人。恰巧,记者那天也正好去他家采访。
南安诗山镇美洋,地处西上村和永春县交界处的一个小角落,500多人口,如果没有村民指引,很难找到进出的山路。
西上小学支教美洋分班是历来惯例。那天在座的林文辉,因支教和陈汉忠成了朋友。说起陈汉忠24年的执教生涯,他直率地说:“在这里呆上一年半载没什么,24年的话,要我,肯定没办法。”
说是“加餐”,其实,就是一锅咸菜饭,一份紫菜肉片汤,再加一瓶四川豆瓣酱。陈汉忠的妻子林惠敏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念叨着“没什么好菜,凑合着吃”,但大家知道,这已经是他们难得丰盛的时刻了。
1992年,华侨黄仲咸捐资修建了现在的教学楼,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课程多出不少,老师却走得只剩陈汉忠和林惠敏。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林惠敏教语文,他则负责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所有课程。
美术课是陈汉忠比较拿手的课程。他自小喜欢画画,记者在墙壁上看到几张人物素描,惟妙惟肖。但他说,现在没时间,只有教孩子们时才画。
但计算机课让陈汉忠最烦心。“现在教育资源讲究共享,很多好的教学资源都在互联网上,不能上网,学生看不到,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陈汉忠担心地说。
在二楼转角处的墙壁上,挂满了夫妻俩与历届学生的合影,他们有些继续上了大学,有些创业当了老板,其中一个还是南京大学博士。
夫妻相濡以沫,生活虽然清贫,但总有温馨憨实 “骗”来一生伴侣
“没有我的支持,他肯定撑不下来”,说到这24年的坚持,这个四川“辣妹”林惠敏笑称。
陈汉忠与妻子林惠敏是经人介绍认识的。1990年,林惠敏刚高中毕业,两人互通书信半年,林惠敏就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
“一来就觉得被骗了”,林惠敏笑着说,之所以没走,是看中陈汉忠为人实在。再看他对学生的态度,便知这人值得依靠。
受丈夫影响,林惠敏也帮着带些课程。第一次上讲堂的前一晚,她一宿没睡着。第二天进教室时,她说自己既紧张又兴奋,几十双稚气又专注的眼睛,让她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责任。
因为不断有其他老师离开,他们俩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夫妻俩忙着上课,只能将小孩装在洗衣服的大桶里,放在教室外头。孩子在外头哇哇地哭,心都揪紧了,课还得继续上……”
“没有我的支持,他肯定撑不下来”,说到这24年的坚持,这个四川“辣妹”林惠敏笑称。
陈汉忠与妻子林惠敏是经人介绍认识的。1990年,林惠敏刚高中毕业,两人互通书信半年,林惠敏就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
“一来就觉得被骗了”,林惠敏笑着说,之所以没走,是看中陈汉忠为人实在。再看他对学生的态度,便知这人值得依靠。
受丈夫影响,林惠敏也帮着带些课程。第一次上讲堂的前一晚,她一宿没睡着。第二天进教室时,她说自己既紧张又兴奋,几十双稚气又专注的眼睛,让她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责任。
因为不断有其他老师离开,他们俩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夫妻俩忙着上课,只能将小孩装在洗衣服的大桶里,放在教室外头。孩子在外头哇哇地哭,心都揪紧了,课还得继续上……”
离开 是一种背叛
几年前,农村学校撤并风潮正兴,美洋分班本也属于撤并中的一批。如果撤并了,孩子们每天要到10多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上课,乡里不同意。
“学校和老师留着,我们来负责”,乡里几个工厂老板硬是把学校顶了下来,但撤并令一直没停过。去年,学校撤并的通知又下来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暂被搁置。
他曾努力想做一名有“身份”的教师,却错过了1990年唯一的转正机会。
在美洋呆了24年,最让夫妻俩欣慰的,还是学生们和自己的感情。每年春节,一批批的往届学生,都要过来拜年。“有的学生都当上爸爸妈妈了,特地把孩子抱过来,要我抱一抱。”
林惠敏说,有时候很累,但想想这些懂事的学生,便觉得还是值得的。陈汉忠曾想过出去闯闯,但终究没走成。对他来说,离开是一种背叛,背叛乡亲、背叛学生。
如果学校撤并在即,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林惠敏说,当了一辈子教书匠,没有一技之长,出去打工,跟那些小年轻怎么比。或许再熬几年,等两个孩子都工作了,日子兴许就不会这么苦了。
当年被放在洗衣桶里的一对儿女都长大了。21岁的大女儿去年考上福建农林大学,19岁的小儿子今年读高三,成绩一直很好,本来就读南安东方学校,因学费太贵,转到诗山中学。
陈汉忠说,两个孩子为了省车费,很少回家。不过厨房的冰箱里存的蛋,卖的时候总会留几颗,等着他们回来的时候吃。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詩山寶塔詩
詩 山
畫 瓷 豎 鐶
讚美 驚奇 鼎相 剛顏
明月夜 開花時 雷霆借 風雨還
舉杯靈至 泉湧奔馳 根盤大地 劍插雄關
推敲賈島癖 對影鬼神疑 松蘆仙氣盛 茅舍稚童歡
天下本該我愛 世間也許君癡 磐石千年立正 頂峰拾級登攀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黃埔軍校南安籍學員名錄
黃埔軍校南安籍學員名錄
南安籍學員名錄
姓名 別名 年齡 學期 頭銜
周鴻運 22 16期 陸軍四班
張片帆 35 16期 上校主任教官
郭志高 德水 25 13期 陸軍軍官訓練班
黃龍標 寄雲 30 1-5期 陸軍四班
謝租池 19 4期 特別訓練班
張楚岫 友雲 28 4期
王文富 23 4期
施德成 34 4期
張秋明 世算 21 4期
葉清渠 21 16期 第三分校第一總隊
陳守山 自強 21 16期
陳明今 29 16期
黃玉泉 46 16期 上校一兵科長
陳一琳 萬資 25 10期 2隊
梁昆音 昆詩 21 18期 17隊
呂尚吉 剛健 21 18期
呂尚算 達志 21 18期
陳雲程 培深 23 18期
吳世田 懷耕 23 18期
江黃木 26 18期
蔡德馥 毅 22 17期 第二分校21隊
洪宋瑾 奮夫 22 17期
郭正理 魯夫 23 17期
卓鎮華 23 17期
黃榕生 瑩 19 17期
李錦源 20 17期
陳有為 昂 23 17期
李斯榮 嘉斌 20 17期
沈顯燦 23 17期
葉介超 勁元 20 17期
陳忠複 24 17期
黃西彬 24 17期
鄭澄波 浪海 23 17期
陳鼎新 中平 20 17期
戴秉乾 23 17期
戴東成 鵬志 23 17期
鄭金鉤 德波 26 17期
呂光漢 21 17期
黃雲程 鵬飛 26 17期
王麗水 23 17期
郭鉆岸 鎮中 23 17期
黃則民 44 23期 1隊上校戰術教官
周登高 靈心 21 22期 2隊
戴清水 冠 22 22期
黃則民 46 22期 中校戰術教官
陳榮輝 明 23 21期 通訊戰車獨立隊
吳世寬 克剛 22 21期
傅泉淙 若泉 24 21期
鄭 斌 46 21期
陳永綿 煌 21 20期
陳書芳 宏峰 23 20期
戴三居 中立 28 20期
陳偉元 20 19期 特科 2大隊
林維口 26 19期
王浩楨 創峰 21 19期
黃慶豪 世根 22 19期
陳冰恆 23 19期
黃一鳴 協 22 18期 2隊
李延年 危靜 24 18期
陳固基 22 17期 3隊
洪應百 乃我 23 17期
黃連如 30 17期 上校大隊長
劉光輝 23 15期
李 煒 廣邁 23 15期
魏鳳章 鴻章 24 14期
王礪固 22 11期
許世欽 10期 中校戰車教官
張片帆 翼開 24 10期
黃則明 32 8期 上尉副官
余石民 子兵 26 7期 中校總務科長
黃玉泉 星炎 37 7期 上校教官築交主任
郭 磊 子屏 21 6期 1隊
顏萬川 揖 22 5期
吳 毅 鐵毅 19 4期 軍政隊
黃濟英 25 3期
陳拔萃 超遠 21 3期
陳靖遠 克明 21 3期
李文祥 定甫 21 3期
余石民 子兵 22 2期
黃埔軍校1-23期本校學生入學、畢業時間一覽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 1924.05. -
1924.11.30.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 1924.08. -
1925.09.06.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 1925.01. -
1926.01.17.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四期 1926.01.17. -
1926.10.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期 1926.03. -
1927.08.1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南京第一總隊 1928.04.23. -
1929.05.15.
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第六期黃埔第二總隊 1926.10. -
1929.02.24.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南京第一總隊 1928.12.28. -
1929.12.28.
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第六期黃埔第二總隊 1926.10. -
1929.02.24.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第一總隊 1930.05. -
1933.0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第二總隊 1930.10.15. -
1933.11.2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 1931.05.01. -
1934.05.08.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期第一總隊 1933.07.15. -
1936.06.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期第二總隊 1933.08. -
1937.0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一期第一總隊 1934.09. -
1937.08.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一期第二總隊 1934.09. -
1937.10.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二期 1935.09.28. -
1938.01.20.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三期 1936.09.01. -
1938.09.16.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第一總隊 1937.12.26. -
1938.1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第二總隊 1937.10.26. -
1939.09.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第六總隊 1937.09. -
1939.0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 1938.01.01. -
1940.07.2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第一總隊 1938.10. -
1940.12.2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第二總隊 1939.01.17. -
1939.07.10.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第三總隊 1939.春 -
1940.04.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第一總隊 1940.04.15. -
1942.04.12.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第二總隊 1940.05.06. -
1942.11.02.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第三總隊 1940.06.12. -
1942.02.1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八期第一總隊 1941.04.01. -
1943.02.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八期第二總隊 1941.12.25. -
1943.10.08.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九期第一總隊 1942.12.25. -
1945.04.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九期特科總隊第二總隊 1942.12.25. -
1945.03.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期 1944.03.20. -
1946.12.25.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一期:
成都南校場督練區步兵第一、二大隊,
輜科獨立第三大隊 1944.06.01. -
1947.08.22.
成都皇城督練區步兵步兵
第三、四、五、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
通信兵第一大隊、戰車獨立中隊 1945.01.03. -
1947.12.25.
成都北校場督練區步兵第六大隊 1946.10.01. -
1948.06.
成都北校場督練區步兵、十一大隊、
工兵、通信兵第五中隊 1946.01. -
1948.07.07.
西安督訓處步兵第七、八、九、十大隊、
騎兵、炮兵、輜重兵、工兵、通信兵中隊 1944.08.01. -
1947.09.18.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二期第一總隊 1947.12.29. -
1949.02.12.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二期第二總隊 1948.07.07. -
1949.07.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二期第三總隊 1948.07.18. -
1949.10.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三期第一總隊 1948.12.01. -
1950.春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三期第二總隊 1949.01. -
1950.春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南安傅氏源流
傅姓 源 流 一、渊源 傅姓始祖傅说,生于殷商时期,其稳居处,俗呼圣人窟。今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其时,常 遭洪水泛滥之灾。傅说参与规划、版筑修护(发明版筑治水)。傅姓族望因标版筑。(这是傅 姓住宅大门匾上所书的"版筑传芳"的由来)。商高宗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 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帝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 傅险。见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 ,号曰傅。历史上一举贤相,必称伊尹、傅说。自殷商至今,子孙蕃衍,已历三千余载,裔 传一百多世,传至傅实为六十九世。傅姓开闽始祖傅实,字仲诚,行十一,生于唐咸通七年,丙戍年(公元866年)正月初五日, 卒于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十一月初九,享年61岁。祖籍山东济州,因黄河改道,迁居 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梓里村。傅实之从兄傅笋,登会昌六年进士一甲二名,历阶至昭义军 节度使。按唐朝后期惯例,节度使缺位或不能治事,可推本使之子弟或部将为留后。然后, 朝廷正式授之。傅实因此得承节度使之职。唐僖宗皇帝,耳闻傅实,年少英俊,文韬武略, 特旨召见。僖宗见傅实,年龄与自己相仿,仪表风姿秀整,一见倾心,遂授予威武军节度招 讨使,建州都押衙,并赐唐太宗的画像一帧,以示荣宠,而慰远行。当时福建是唐中央恃为财富来源的重要地方之一,必须安抚、稳定。唐室敕赵国公镇入闽, 镇举实为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傅实奉敕入闽。适泉州刺史,骄傲不法,纵其徒为 郡人患,傅实即进兵泉州逐之。一剑南来,闽疆平乱,干戈永息,威震宇内。唐王敕赐银印 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这是傅姓住宅大门匾上所书的"银青衍派"的由 来),傅实初建第于泉州仁风门外,皇山南麓东湖之滨。旋于中和间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 为夫人(敕封为咸宁郡正一品夫人,生于咸通丁亥年(公元867年)七月初二日,卒于后唐天成 五年(公元930年)九月初五日,享年六十四岁)。傅实偕夫人,带队伍入南安,驻扎于武荣之 周井堡,卜地建第于莲花峰背面之莲花湖。并建唐王宫,供奉唐太宗的泥塑雕像。每早按仪 朝拜,元宵节,亦按长安(唐王朝帝都)结灯仪式,点缀升平,与民同乐,祝圣天子万年,以 答谢浩荡之皇恩。年复一年,延续至今。谱写了福建元宵点灯,始于南安丰州桃源的悠久史 篇,傅实,还建莲花岩,法华寺,重修延福寺,龙兴寺,欧阳行周书室,九日山傅笋读书处 。有赋赞曰:一剑南来,安民定疆。武荣播泽、版筑传芳。傅实,为福建傅姓一世祖。子八。长曰:居中,官左侍禁,居晋江安海傅林别业,后徙阳山 、内砦(今赖厝),分派泉州后城承天池亭;次曰:居献,官左侍禁。居南安丰州桃源周井堡 ,分拓晋江仓前、坎井、永春、惠安、广东南韶关、福清、同安、厦门、金门。南安金淘 、朵桥、崎兜、田头观音亭:罗东的潭溪、梅山的新兰傅厝、九都的街仔傅厝、南安美林办 事处的月埔、俊后、横山;柳城街道办事处的东山、水头镇仁福傅厝、东田镇的凤巢、丰州 镇的溪口、浦头、大坑、霞美镇的西山、锦堂、田后、康美镇的过沟、小坂、东山后、庄内 、?后内、塘仔岸、泉州鲤城的大锦田、山后傅、蔡塘坑;三曰:仁远,居晋江石湖分派瑶 湖、祥芝、前殿、东店港前;四曰:仁裔,官金吾左卫大将军,居仙游罗峰(今仙游赖店)衍 派尤溪、福清、广东,五曰:仁济,居仙游腊村,徙居江西建昌军,分派光泽、建阳、上杭 ;六曰:仁坦。居漳州长泰,分派安溪洋内,登虎榜、广东潮州、海阳、仙乐;七曰:仁和 。居连江后溪。分派福州、浙江、建宁;八曰:仁育。居漳州白蕉湖、分派漳平、广东。其 后绵绵世胄,子孙蕃衍,为簪缨昌盛之族。仅宋代,载于府、县志的进士九十三人,文天祥 为书"忠孝廉节"以彰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尚临摹于桃源傅姓大宗祠里的墙壁上。 明朝登进士三十六人、举人三十四人(其中武举人五人),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会元傅夏 器、御称:"弱冠已破万卷,文章前所未有。"南安知县伍?定撰联:"泉山名姓无双本, 南邑文章第一家"。清朝、登进士十五人(其中武进士四人),举人七十六人(其中武举人二 十八人)。傅姓桃源大宗祠里的一幅楹联:"公候将相忠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联魁 步玉台。"1995年元月,由南安、泉州、仙游及其海外的版筑宗亲成立了"泉州海内外 版 筑宗 亲 联 谊 会 "。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为联络海内外宗亲、振兴中华、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繁荣家乡、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该会由德高望重的爱国侨亲傅仰〖SX(B-*6〗〖HT7,5〗水〖 〗石〖SX)〗〖HT〗先生担任理事长。南安市区、泉州市区也先后分别成立了"版筑宗亲 联谊分会"。 二、昭穆 傅姓始祖傅说,生于殷商时期,蕃衍至傅实(第六十九世)。傅实,字仲诚,衔银青光禄大夫 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唐朝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奉敕带兵入闽,初建第于泉州,后播泽 于武荣周井堡(现丰州桃源)傅实,为傅姓开闽始祖,裔传至二十三世。南安、晋江、安溪等地傅姓,从二十三世起,编修昭穆次第(二十二世为夫)即:夫卿理世朝士侯伯若维孙子仰承 懋绩于以昭之尚其有及修和肇启景瑞斯兴裕文建武奕祀恒升。仙游、尤溪等地傅姓,从三十一世(光)起,按昭穆次第相承。即:光宗祚永树德祥兴世隆学 懋爵绍祖绅公忠建绩景运贤臣厚汝福庆谦和为先文明富有应万斯年。 |
南安趙氏源流
赵 姓 源 流 一、溯源 宋皇室南渡,把管辖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从河南归德迁往江苏镇江,再迁入泉州,"南外 宗正司"设置于今泉州市内旧馆驿(梨园剧团内)。南宋时期,元兵大兵压境,为了免受宋 元战火影响,大批皇族、士大夫、僧侣、商人、地主、农户、工匠、手工艺者纷纷迁入泉州 ,对泉州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这一时期,泉州的地位 成了事实上的"陪都"。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建立赵宋王朝,但赵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五代了,一世 祖为僖祖(赵 ),二世祖为顺祖(赵 ),三世祖为翼祖(赵敬),四世祖为宣祖,宣祖就是赵匡胤的 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有五个儿子,长子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子宋太祖(匡胤), 三子宋太宗(匡义),四子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子岐王(匡赞后更名为光赞)。 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和魏王三大支派,一起繁衍到现在。 二、昭穆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写御书,编立三派"玉牒"各立十四字,以为排辈之分,另立 遗嘱:"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十四字辈用完,必须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代开始已经循环了二次,又重新起始 ,一千零三十多年已历36代之多。 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 ,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 (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 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新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 按三派区分。太祖派新十四字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永,循。
|
南安周氏源流
周姓 源 流 一、溯源 现存最早的战国史官所撰《世本》及各种辑本记载周氏均从后稷开始,西汉初年,司马迁写 《史记•周本记》也是以后稷写起,史料都认为后稷是周族的始祖。黄帝次子玄嚣生子娇极,妖极生帝喾,帝喾元妃邰氏姜〖HT5,7〗女〖KG-*3〗原〖HT〗生 子后稷,为周族始祖。 后稷的十二世孙故公?父由原来的豳南(今陕西省的彬县,旬邑县一带)迁到漆、杜之间的岐 山之阳的"周原"以周原为京城,后人称之为周族或者周国,其后古公伎父裔孙周文王以国 为氏。所以历史上有"岐阳启姓"之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周公旦在京辅佐武王、成王,他的采邑在周原,周公旦次子也留在京辅 佐周天子,其采邑也在周原,按照古代宗法理论;周公旦次子以周为姓。成为岐山周姓始祖 ,次子的长子成为周姓大宗。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周平王少子烈,食邑于汝坟,后迁至汝南,以周为姓,为 汝南周姓始祖。 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周朝最后一个皇帝周赧王次子迁徒沛郡(江苏北部)改姓周,南 北朝至唐朝的"长安"周氏都是周赧王之后代,这一支为沛国周氏。所以周姓的绝大多数是在周朝前后,由姬姓分出来的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八大姓,现代的第 九大姓。 岐山村(原名高山村)周氏宗亲始祖广德公,系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从唐将军于公元八 九二年来闽封为中议大夫,居于龙岩双第社。 广德公的三继世荣达公始居双第社再迁清泉后乔迁浦邑为卿。 荣达公之五世安道公的第三子克一的长子立章生四子--端节、端平、端传、端仁;瑞仁公 生五子--大异、大哲、大义、大经、流劳。
|
南安雷氏源流
雷姓 源 流 一、 溯源 雷姓分布很广,起源有三:①相传黄帝有个臣子雷公,他的后代称雷氏。②上古时有个部落 叫方雷氏,黄帝曾经娶方雷氏的女子为妻子,生下儿子青阳氏。方雷氏的后代后来以部落 名为姓。单姓雷,称雷氏。③历史上羌族姓氏之一,也称雷氏。关于雷姓的来源,是见诸《姓纂》一书中所说的:"方雷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玄嚣,盖 古诸侯国也,汉有雷义,蜀有将军雷同,望出冯翊,豫章。"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持同 样的看法。那位为黄帝妃的方雷氏女,有人说她是头一个发明养蚕织布,功在民族进化的嫘 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则在素来重视所谓"嫡庶"的中国人看来,雷氏始祖玄嚣既为黄帝 所嫡出,当然是平添不少光彩。不过,也有人说,嫘祖是西陵氏之女,究竟孰是孰非,由于 年代久远,实际情形就不得而知了。然而,雷氏实际上并非仅仅是传自方雷氏的一家,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到了东汉末年 以及五胡乱华的时期,距今1800年以前,居住在南方的蛮族和羌族,就有了以雷为姓的人, 可见雷姓是多民族共有的姓氏。而不同民族对雷姓起源的说法也不一样,如畲族雷氏的始祖 溯源至上古的高辛帝时代,说是〖SX(B-*6〗〖HT7,5〗般〖〗木〖SX)〗〖HT〗瓠因战功而 被高辛帝招为驸马,〖SX(B-*6〗〖HT7,5〗般〖〗木〖SX)〗〖HT〗瓠与公主生有三子一女 ,长子赐姓盘名自能,次子赐姓蓝名光辉,三子赐姓雷名臣佑,招赘女婿姓锺名志深,畲族 盘蓝雷锺四姓由此而来。 雷姓最多的地方,根据《姓纂》的记载,是冯翊和豫章二地。冯翊,就是现在陕西省大荔县 ;豫章,则是现在江西省南昌,换言之,后来各地的雷姓人家,应该主要也是从陕西或江西 分支出去的。雷姓郡望为冯翊或豫章,有"学精易理,忠播睢阳"郡望佳话。学精易理指的是元代建安雷 德润与其三个儿子雷机、雷杭、雷〖HT5,7〗木〖KG-*3〗共〖HT〗俱以精通《易经》而著 名,有专著行世,人称"雷门易"。忠播睢阳指的是唐朝将领雷万春血战睢阳城,英勇抵抗 安禄山判军的历史故事。、 肇基南邑 晋代豫章雷焕,任丰城令,得龙泉宝剑。焕第二十三世孙雷鸾,唐天复二年避乱入闽,居建 安璜溪(今建瓯房道镇),为璜溪雷氏一世祖。雷鸾第十九世孙雷机,元朝延佑五年进士, 仕宦泉州。雷机子雷灿仕元,为泉州涂岭巡检。灿有三子,长墉,次政,幼堪,雷政仕明, 为指挥使,卜居泉州西隅,璜溪雷氏落籍泉郡自雷政始,其兑雷墉弟雷堪仍居建安。雷政有 三子,长成后分居三处,长子雷思颜徙居南安十六都城山(今坑内),次子雷思斌居南安三 十五都白石,幼子雷思文徙居晋江内坑橘里,时在明洪武年间。明朝成化间,雷思斌后人离 开白石再度迁徙,依雷思颜后人在城山定居。雷思文后人有一支由内坑迁徙南安丰州庙下。
|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詩山歐陽氏
欧阳姓 源 流 一、溯源 欧阳氏为夏禹苗裔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以奉禹国号越,传二十余世至勾践之子,号来 于欧山之阳,因以欧阳为氏,数世至洵公为唐宏文馆学士,工书法。贞元三年勒修家谱,其 子通亦工书,官礼卿纳言,为江西湖广分派之始祖。 二、入闽 通子昌挈眷范氏由江西入闽,为泉通判。遂家泉晋江潘湖里。生子三,长暮为安固县丞, 次巩为潮州司仓,三詹为唐贞元八年闽之首登进士科第。 詹赏读书作诗于南安高盖山顶,有诗山读书处,故名诗山。后又读书於龙头山常泰里 今甲第宫后巷,是其故址,现有塑像,并建不二祠在泉州城北大城隍后与小山丛 竹毗连,唐宋元明间文学大盛,而在潘湖科第者三十余人,詹次子萌分居兴化莆田,能 文,三世均举进士,传数世而至仪时,洪武二年遭变乱,仪公诸子散居各处。潘湖欧厝祀堂 始于宋天圣二年,号欧阳府第,后改建为欧阳宗祠,至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黄氏外孙 前来接管外祖物业,次殿欧阳外祖故名曰潘湖宗祠。 三、肇南 明朝洪武二年,因遭变乱,仪公诸子散居泉州各地,锦君迁同安乌屿,隆安迁南安内坑,晋塘边,应期徙南安东田,开泉公迁北门外欧厝,三泉公迁白水营浮桥。迁江公徙居蚶江山 院,汝禄公徙居漳州龙溪,万一公迁居同安鼎美。 |
南安蔡氏源流
蔡姓 源 流
蔡氏之本,出自黄帝第二十八代孙,即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 姬叔度。
叔度原姓姬,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027年)武王东征灭商,叔度监纣王之子武庚于河南省 汝学府(今汝南县)上蔡县,以地名为国名,即蔡国。后姬叔度改姓为蔡,乃蔡氏始祖。传至 蔡炉仕于唐,为济南府尹,故灯号"济阳"。公元前492年,吴国派兵助蔡国徙居下蔡县,(今改为河南固始县)。
官桥镇漳里村蔡氏祖先原居河南上蔡地区,后迁入福建莆田一带居住。始祖系宋代庆历熙宁 (1023至1077)年间之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公传至三世之伸公迁居晋邑东石四世九翁公,居住 东埕衍至十九世之庸治公,于明代弘治八年即(1495乙卯年)迁居洪邦为本族开基一世祖。堂号:济阳衍派。
美林东坑蔡氏昭穆
仰思乔日迪 仁义礼智信
纲常皆克己 奕世少通卿
堂号:西湖传芳
入 闽
唐末僖宗光启年间,即公元885年,蔡彦礼之子蔡用元、蔡用明随王审知入闽,举家南迁, 入居仙游县赤湖蕉坑,故灯号称为"莆阳"。蔡用明自莆田迁居青阳,故灯号为"青阳", 实为济阳一派。蔡氏族人迁徙情况是:上蔡--新蔡--下蔡(固始)--济阳--莆阳--青阳。另据郭正 中论《蔡襄家世及渊源考》认为蔡氏入闽途径是:河南上蔡--陈留考城--江苏镇江-- 浙江钱塘--福建泉州。何说正确,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蕃 衍
蔡氏入闽至今(2004年)已有1119年,子孙蕃衍已遍布闽省各市县,其中尤以晋江、石狮两市 屈居首位。目前两市蔡氏人口约三十万左右。以我市情况,目前大宇人居南安蔡氏首位, 有四千多人,(包括安溪县南山头蔡氏分支)如果包括早期徙居台湾、南洋群岛或居于港、澳 及国内各省者,计将近万人。大宇位于本市西部,东邻黄甲村,西接安溪县南连园美村,北毗丰富,蕉坑两 村。至今全村人口7700多人,蔡氏人口占一半以上。居住区方圆约1.5平方公里,人多地少 ,历来靠外出谋生。蔡氏一世平方公里,人多地少,历来靠外出谋生。蔡氏一世祖蔡子祥, 除留下长子肖塘在大宇开拓外,不久即携其次子南塘,三子仰塘徙居浙江温州平阳县。传至 七代,国节、国庆、国贺及八至九代举房、举家迁往台湾者甚多。由于生活所迫,战乱诸多 原因,清末民初纷纷迁往南洋群岛。近几年来又陆续迁成全国各大城市。谱 牒
大宇蔡氏约于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由安溪县溪内乡徙居大宇,距今已430年。有据 可查者于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曾修族谱一次,但谱残缺不全,且相距三百零叁年,发 现不少谬误。民国乙亥年(公元1935年)重修,时间相隔58年。1995年,大宇蔡氏各房 柱自续房谱,相距刚好六十年。大宇蔡氏的昭穆各十六字,自三世起
蔡氏之本,出自黄帝第二十八代孙,即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 姬叔度。
叔度原姓姬,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027年)武王东征灭商,叔度监纣王之子武庚于河南省 汝学府(今汝南县)上蔡县,以地名为国名,即蔡国。后姬叔度改姓为蔡,乃蔡氏始祖。传至 蔡炉仕于唐,为济南府尹,故灯号"济阳"。公元前492年,吴国派兵助蔡国徙居下蔡县,(今改为河南固始县)。
官桥镇漳里村蔡氏祖先原居河南上蔡地区,后迁入福建莆田一带居住。始祖系宋代庆历熙宁 (1023至1077)年间之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公传至三世之伸公迁居晋邑东石四世九翁公,居住 东埕衍至十九世之庸治公,于明代弘治八年即(1495乙卯年)迁居洪邦为本族开基一世祖。堂号:济阳衍派。
美林东坑蔡氏昭穆
仰思乔日迪 仁义礼智信
纲常皆克己 奕世少通卿
堂号:西湖传芳
入 闽
唐末僖宗光启年间,即公元885年,蔡彦礼之子蔡用元、蔡用明随王审知入闽,举家南迁, 入居仙游县赤湖蕉坑,故灯号称为"莆阳"。蔡用明自莆田迁居青阳,故灯号为"青阳", 实为济阳一派。蔡氏族人迁徙情况是:上蔡--新蔡--下蔡(固始)--济阳--莆阳--青阳。另据郭正 中论《蔡襄家世及渊源考》认为蔡氏入闽途径是:河南上蔡--陈留考城--江苏镇江-- 浙江钱塘--福建泉州。何说正确,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蕃 衍
蔡氏入闽至今(2004年)已有1119年,子孙蕃衍已遍布闽省各市县,其中尤以晋江、石狮两市 屈居首位。目前两市蔡氏人口约三十万左右。以我市情况,目前大宇人居南安蔡氏首位, 有四千多人,(包括安溪县南山头蔡氏分支)如果包括早期徙居台湾、南洋群岛或居于港、澳 及国内各省者,计将近万人。大宇位于本市西部,东邻黄甲村,西接安溪县南连园美村,北毗丰富,蕉坑两 村。至今全村人口7700多人,蔡氏人口占一半以上。居住区方圆约1.5平方公里,人多地少 ,历来靠外出谋生。蔡氏一世平方公里,人多地少,历来靠外出谋生。蔡氏一世祖蔡子祥, 除留下长子肖塘在大宇开拓外,不久即携其次子南塘,三子仰塘徙居浙江温州平阳县。传至 七代,国节、国庆、国贺及八至九代举房、举家迁往台湾者甚多。由于生活所迫,战乱诸多 原因,清末民初纷纷迁往南洋群岛。近几年来又陆续迁成全国各大城市。谱 牒
大宇蔡氏约于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由安溪县溪内乡徙居大宇,距今已430年。有据 可查者于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曾修族谱一次,但谱残缺不全,且相距三百零叁年,发 现不少谬误。民国乙亥年(公元1935年)重修,时间相隔58年。1995年,大宇蔡氏各房 柱自续房谱,相距刚好六十年。大宇蔡氏的昭穆各十六字,自三世起
下列为"昭"即辈序 一用士玉 君国成家 宗祖传守 子孙式光 下列为"穆"即"字"或"号" 伯仲昭烈 孝友忠贞 敦仁为美 明德推馨 民国乙亥年新编昭穆如下,前十六字为昭(辈序)后十六字为穆,即"字"或"号" 创垂功伟大 启迪知深长 云眜承远泽 奕世庆其昌 骏业鸿基建 诗书礼义兴 贤才膺盛选 龙凤绍英声 从辈序看,大宇蔡氏从安溪县溪内乡迁入,一、二世未启用辈序,三世开始则有辈序,这说 明大宇蔡氏可能从二世或三世有一次修谱工作,但至今没发现当时的旧谱册。自蔡用元入闽至同邑传二十代,安溪县至迁入大宇传六代,大宇至今传十九代,计四十六代 。(四十六世) 蔡叔度传至蔡用元为六十一代,蔡用元入闽至今传四十六代,蔡氏始祖至今在大宇传107代 。 洪邦村蔡氏族谱始自道光廿五年(即1845乙巳年)由十世裔孙远泮,远文主持始修第一次族谱 (可能以房柱修),继于光绪七年(即1881辛巳年)仰高、德佑和族外甥庄岁首再行补缺补漏, 整支延至民国珍午年(1906年)由世悦倡仪召集各房长公推应梦秉笔,再行校核谱牒编撰至民 国十六年(即1927年)完善,民国廿四年(1935乙亥年)重修第二次族谱。经海内外众宗亲共同 努力,于1993年进行第三次修谱。 |
南安謝氏源流
谢姓 源 流 一、溯源 姜姓谢氏,溯源可至公元前3200年(至今5200年)。据《史记-正义-帝王世纪》 载"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今山西涓水之支流岐水)……"在此之后的母系氏族时 期,姜分四支为齐、吕、申、许。西周时,宣王姬静执政出现了"宣王中兴"盛世,宣王 舅姜申伯扶助有功,被封于谢地,称申国南阳(今河南唐河吕台乡谢家庄)。从此,这支姜 姓先人,便由姜申氏改为姜姓谢氏。这年约在公元前825年(见《诗经•大雅》)谢氏诞生。 姜申伯为谢氏元世祖。 二、演变 先秦时,申国亡,谢氏子孙被逐至淮河上、中游,但仍有部分留于中原,出 现以巨鹿太守谢夷吾为代表一支。至魏汉时,在北方出现了曹魏典农中郎谢缵一支。 这段 时期系谢氏初发展时期。两晋南北朝,以谢缵一支(北支)出现贵宠无比,尤以东晋中叶的谢安及谢玄、谢石、 谢琰等共同指挥了关系国之存亡"淝水之战"而名闻天下,与王姓同称为"乔姓望族"。此 时,更有谢氏76贤任国中要职,而且累世与各望族联婚,盛况空前,晋时"三小谢"谢灵运 、谢惠连、谢眺之谢家诗与"三王"合称"王家书法谢家诗",诗云"王谢风流满晋书"。 隋唐五代,谢氏在中原及东南沿海均有分布,随着民族大融合,谢氏南北两支融合,并 出现了会稽、陈留两大望族。唐末,谢氏有所衰退,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但此时,在祖国的西边云、贵、川三省出现"三谢蛮"大族。宋元明清时,谢氏有较大发展,人口进一步增多,分布广泛至全国,政治地位得到恢复 ,此期,诞生了许多著名家族和知名人物,如浙江富阳谢,浙临海谢,闽长乐谢、赣临川谢 、乐安谢、山东德州谢等,名人有:宋谢涛、谢绛是文学家,谢良佐是儒学家;谢逸、谢莲 为著名诗人,谢勋官至太子少师,谢谔系工部尚书,谢方淑、谢深甫官至宰相……泉州谢氏 参加郑成功收复台湾有数百人,其中著名四将有谢贤、谢岩、谢吉、谢理等。新中国以来,谢氏迎来大发展,据《人民日报》1987年5月2日电,按人口多少先后排列 ,谢氏居新百家姓第24位。按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谢氏居泉州人口排列第17位。在现代, 谢氏亦人才辈出,如文学家冰心(谢婉莹)福州人;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理事长谢汉儒、泉州 市国税局局长谢燕南、华侨大学教授谢友福、厦门大学教授谢银飞均为南安东门人,还有各 行各业优秀拔尖的谢氏子弟。
|
南安梁氏源流
梁姓 源 流
一、溯源
(一)氏前远祖
黄帝有子曰昌意。昌意传世至伯益。
伯益,(有记伯翳)号大费,(时约为纪元前23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赐姓羸,传世至非子。
非子,名成,(时约为纪元前9世纪间)周孝王召为主畜,封于秦地(今甘肃天水一带)。四传 至秦仲。
秦仲,(时约为纪元前9世纪末)为周宣王大夫。奉命伐戎殉职。传有五子,请王命,率兵马 七千,破戎复土,立功边陲。其少子康,封为"忠孝伯爵侯",邑为"梁国"。(二)以国为姓
康,讳寅,字秦庆,号梁伯,谥康。破戎复土,立功边陲。周平王(纪元前770-前720)封为 "忠孝伯爵侯"(约为纪元前8世纪中叶),食邑夏阳之梁山(今陕西韩城县南),邑为"梁国 ",称康为"梁康伯"。康立"梁国",世裔袭爵,传百余年,时处春秋列国(约于纪元前7世纪中叶),"梁国"疆 土被秦穆公吞并,"梁国"子孙奔晋(今山西太原一带),因怀祖,"以国为姓",即"梁氏 ",尊"康伯"为梁氏始祖。梁康伯为本支梁姓始祖,夏阳为本支梁姓最早封疆地和发源地,故史有"夏阳缵绪"之志载 。
(三)安定衍派
梁康伯传世至梁都、梁桥父子。
梁都,名褚,字子都;其子梁桥,号谈。父子巨富,徙居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一带),后又 于汉哀帝、汉平帝(约于纪元前后)归安定(今甘肃平凉县),时为望族之一,其子孙即为安定 人。嗣后,人口不断增加,由于居官任所诸因,居住地点逐渐向外播迁,均以"安定"为郡 望,尊梁都为安定梁支系始祖。是故史有"安定梁氏"和梁氏有"安定衍派"之标识。梁都传世至晋代时,有梁芳、梁芬(芬为晋怀帝岳,封为国公,愍帝拜为司徒)。因晋室乱, 梁芳率族随愍帝渡江(约于公历315年前后),散居于钱塘、合浦间(今浙江杭州一带)。梁芳 之孙曰梁遐。谱牒堂号
一、溯源
(一)氏前远祖
黄帝有子曰昌意。昌意传世至伯益。
伯益,(有记伯翳)号大费,(时约为纪元前23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赐姓羸,传世至非子。
非子,名成,(时约为纪元前9世纪间)周孝王召为主畜,封于秦地(今甘肃天水一带)。四传 至秦仲。
秦仲,(时约为纪元前9世纪末)为周宣王大夫。奉命伐戎殉职。传有五子,请王命,率兵马 七千,破戎复土,立功边陲。其少子康,封为"忠孝伯爵侯",邑为"梁国"。(二)以国为姓
康,讳寅,字秦庆,号梁伯,谥康。破戎复土,立功边陲。周平王(纪元前770-前720)封为 "忠孝伯爵侯"(约为纪元前8世纪中叶),食邑夏阳之梁山(今陕西韩城县南),邑为"梁国 ",称康为"梁康伯"。康立"梁国",世裔袭爵,传百余年,时处春秋列国(约于纪元前7世纪中叶),"梁国"疆 土被秦穆公吞并,"梁国"子孙奔晋(今山西太原一带),因怀祖,"以国为姓",即"梁氏 ",尊"康伯"为梁氏始祖。梁康伯为本支梁姓始祖,夏阳为本支梁姓最早封疆地和发源地,故史有"夏阳缵绪"之志载 。
(三)安定衍派
梁康伯传世至梁都、梁桥父子。
梁都,名褚,字子都;其子梁桥,号谈。父子巨富,徙居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一带),后又 于汉哀帝、汉平帝(约于纪元前后)归安定(今甘肃平凉县),时为望族之一,其子孙即为安定 人。嗣后,人口不断增加,由于居官任所诸因,居住地点逐渐向外播迁,均以"安定"为郡 望,尊梁都为安定梁支系始祖。是故史有"安定梁氏"和梁氏有"安定衍派"之标识。梁都传世至晋代时,有梁芳、梁芬(芬为晋怀帝岳,封为国公,愍帝拜为司徒)。因晋室乱, 梁芳率族随愍帝渡江(约于公历315年前后),散居于钱塘、合浦间(今浙江杭州一带)。梁芳 之孙曰梁遐。谱牒堂号
一、谱牒 (一)象山支系 象山梁氏支系谱牒,历经四修: 一修 28世时(其祖代早播居于)安溪县官桥岩头梁朝挺字吸泉,安邑庠生。"观谱见简帙错 乱不驯慨然有纂修宗谱之思""大惧先德就〖HT5,7〗冫〖KG-*3〗民〖HT〗遂决意 纂修",不辞劳苦,翻山越岭 ,回籍搜集人文资料,"历五十年",于明•崇祯庚辰(公历1640年)间"乃克成兹谱"。二修 29世时的前山梁景〖HT5,7〗王〖KG-*3〗必〖HT〗字道思号尔侯,清•文林 郎,主笔修纂"受尽艰辛",于康熙丙子(公历1696年)修成。 三修 35世联魁、如金等,联手主笔,"自甲戍修至戊寅"历五年,于清•光绪戊寅(公历1 878年)修成。 四修〓37世的前山后能字其才别字希贤官章国栋号鳌峰,清•光绪甲辰科(公历1904年)邑庠 生。届临花甲,主笔修纂,毕三年功力,于民国戊辰(公历1928年)告竣。名《象山梁氏家谱 》。四修本《象山梁氏家谱》,内容序、英、图、志四要悉具,集象山梁氏史地人文之大成。册 以地支为序列,一式两套,分由左房前山、右房东山收藏。公历1966年"文革"期间,右 房收藏那套被收缴焚毁。左房收藏那套,至1993年发现10部,缺失"申""酉"2部。2002 年补竣合12部基本完整。此外,各房祧保存着与四修同时自立的私谱有:前山长房三外光内《才南公派下家谱》、岭 头肖山公派《岭头家谱》、道轩之"家先簿"、长房四•四房《朴斋公派谱牒》并于公历19 64年(岁次甲辰)添入至斯时部分相关史料;东山梅庄景弼公谱牒、狮美潭《成远公派下家谱 》、东山•外东山志贤公派《东山长房家谱》、云道崇平公派《云道梁姓家谱》霞轩振东公 派"家先簿"、梨树兜东文公派"家先簿"和美寮《象东寨顶私谱》等。(二)黄埔支系 梁氏黄埔修、续谱简介: 明朝•崇祯庚辰年(公元1640年)手抄本第一次记录族史闻世,继有"景时"记录。 清•康熙壬子年(公元1702年)第二次继续修纂族史传世。 第一次 清•乾隆戊寅年(公元1758年)亨为公始集大成,上承下继,修志凤坡,第一次族谱 印本垂世。 第二次 清•光绪甲申年(公元1884年)〖HT5,7〗火〖KG-*3〗昆〖HT〗肇公续修第二次族谱 。 第三次 民国丙寅年(公元1926年)山肇公重修第三次史志(族谱)所谓重修,即较为系统详细修纂。 第四次 欣逢盛世,于1996年,海内外宗亲热心输将,使第四次续谱完满厥成。
|
南安呂氏源流
| ||
闽南向前行 当前离线
閩南少年幫 帮众
|
|
南安吳氏源流
吴姓源
流 一、渊源 在古谱中出现许多吴姓的人物:有《路史•国名记》中记载的炎帝之臣吴权、黄帝之母吴枢 ;有火神祝融氏吴回;有曾与羿比射的神箭手吴贺等。这些吴氏的来源,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在吴氏史料中十分罕见。而现在吴姓的人绝大多数是泰伯、仲雍的后裔。郑樵《通志 •氏族略》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起源出自姬姓:黄帝,有熊氏国君,号有熊。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名轩辕。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是历史上第一个姬姓的人。黄帝有四妃,共生子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黄帝去世后,玄嚣继任。并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脉递传而来。史称姬姓吴氏,故追溯本源,黄帝是吴姓的初祖。黄帝以降,经玄嚣、娇极,帝喾至五世为后稷。名"弃"。善农耕,播五谷,建功于天下, 被尧帝命为农官,受舜帝封于邰(今陕西武功)。成为我国农业始祖,后被后世遵为"神农" 。吴姓旧谱载:"吴氏之先,始于后稷",指明后稷是吴氏的先祖。开氏于泰伯、仲雍:后稷之后,传十二代至古公亶父,(下简称古公),几经迁徙,已由封地 转移至 (今陕西西彬县和甸县一带)。古公继承和振兴了后稷等祖先的事业,积德行义,深受民众拥戴。时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逐步强大起来。经常搔扰古公的辖地,因不堪戎狄侵凌,古公便率众离南迁岐山山麓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定居,同时建立国家统治管理机构。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因所建的诸侯国地处周原,故称周人,诸侯国也称周。古公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传说季历贤而其子昌(即周文王)有圣端,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传位于季历,以便今后能传位给昌。但因碍于当时氏族王位长子继承的传统而苦恼。泰伯、仲雍体察到古公这一心意,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兄弟俩决定自动引退,以逊位于季历,于是托辞为父采药,结伴南奔衡山,且一去未返。这样,季历被立为太子。但古公去世前仍留下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以遵氏族传统。泰伯、仲雍回国奔丧时,季历遵 照父亲遗命,要泰伯继承王位,泰伯却坚辞不受。季历不依。几经避让不成,泰伯只好再次 偕弟南奔荆蛮,为了表示义无反顾之心,泰伯、仲雍回荆蛮之后,即举族南迁,兄弟俩辗转 来到长江入海口的江苏吴地(今无锡梅里村一带)落脚,并改从当地吴人断发纹身之俗,以成 "刑佘"之人。表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籍以回避季历。泰伯、仲雍此举,不仅顺从父意,使季历因而登上王位,而且开创了吴氏的谦让家风。其崇高品德,深为后世敬仰。孔 子在《论语》中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认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这就是"至德传芳","至德"堂号的来源。司马迁在《史记 》中把泰伯列为《世家》之首。 泰伯、仲雍到江苏吴地之后,不畏艰辛,开山辟水,教民农桑,积极改造环境,"数年之后 ,人民殷富,远近民众相率归附者千余家",于是泰伯兴建国家,国号"勾吴",族人以国为姓,改姬姓为吴。泰伯从而成为吴姓的开氏始祖,无锡梅里成为吴姓的发祥地。《赵宋百家姓》载:"纪吴之郡海",盖舆地志云"渤海者,东海之通称也"。所以吴姓统称" 渤海传芳"。由于泰伯无嗣,泰伯去世后,王位传于仲雍,今日吴姓乃仲雍所传,仲雍是为 吴姓的传代始祖。后来传至泰伯十九世孙寿梦,吴国始称王。吴王寿梦有五子:长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 季札,五厥由。由于季札最贤,吴王要传位于他,他坚辞不受,寿梦死后,才决定以兄弟次 序传位,最后传给季札。可是,季札仍旧礼让不受,后来索性避居延陵(今江苏武进),二兄 余祭无奈,只好把延陵封给他作属邑,因此世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继承了"让德"高风的高尚品质,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养称贤于世。季札去世时,六十五岁的孔子亲自为他题写墓碑:"于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世称"十字碑"。传至泰伯二十一世孙吴王夫差,至公元 前四七三年被越王勾践发动的对吴国战争中所打败。夫差失国,绝大部份的吴姓子孙被赶出 家园,流亡他乡,散居各地,甚至流落国外。其中除季札四子中的子玉一支留守延陵外,其 他的则"散处吴楚、闽越间"。季札的后裔另称延陵,以别渤海,郡号"延陵郡"此后还析 出"长沙郡"、"濮阳郡"。吴姓一族以"谦让开拓"的特有家风,生息繁衍,丕显昌盛, 成为望族,据最近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吴氏族人有二千多万,在十九个大姓中居第十名。海 外吴氏后裔有四百六十万人,占华侨总数的百分之十五。二、入闽 福建是吴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崇安、建阳、浦城、福州、连江、莆田、泉州、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厦门、漳州、云霄、龙岩、宁化、连城、上杭等县市 。南北朝至德三年(583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僖宗中和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仁禄唐开成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因避广 明之乱"耻再受乱朝爵令",徙居惠安大吴。至今已一千余年,传四十世,誉为"名宦乡贤 裔,忠臣孝子家",繁衍蕃盛于闽南各市县和台湾、浙江、广东、四川、江西、辽宁等省, 以及东南亚诸国。子孙数百万人,泉州黄龙、晋江磁灶、石狮三宗,乡殷富昌荣,菲律宾" 让德堂"和印尼"延陵公会"以及泰国、星州等的吴氏族姓社团,对侨居地和祖国贡献巨大 。宋代惠安九世十三人登进士第,宋旌表吴德章为孝德大孝子,清光绪庚寅,晋江吴鲁钦点 状元。其所著《百哀诗》为亲睹八国联军侵华罪行之纪实。痛责清廷腐败卖国之爱国史诗。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同行的还有其堂兄弟:发、 兴、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宋末元初(1249年),状元宰相安徽吴潜之十一世孙吴薪,从浙江兰溪以孝廉征为龙岩令入闽,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迁秩,改判潮州,莅任时途径海阳探访祖迹,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后裔丕振蕃盛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诸国,至今繁衍二十多万人 ,其中尚寨派裔孙吴锡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状元,钦点殿前侍卫,晋封四品武德骑尉。浦城城吴氏显荣于宋仁宗朝,礼部侍郎吴待问生:育、京、方、亮四子均进士及第;吴育大魁天下,与弟吴充先后任仁宗,神宗宰相,调和鼎鼎,家声大振。迁入上杭的吴氏有两派,一属江苏无锡常州延陵郡;一属渤海郡。衍居全国各地子孙以四川为多,连江吴氏,其始祖吴省元,于宋代因避乱由南京迁居连江东塘,至今已发展三十一世 ,其裔孙吴运追随孙中山革命,为黄花岗烈士之一。宋进士文林郎吴宥由江西南丰迁宁化,成为后世闽、粤客家吴氏始祖。子孙分衍于台湾、两广、香港等地。 安溪县厚安吴氏,其始祖子原公,于明代永乐年间迁入安溪剑斗开发创业,至今五百余年, 人才昌盛,其子孙散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仅安溪剑斗镇就有子孙一千余人。福建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吴姓的清官廉史,在宋代就有知惠、潮二州的惠安吴达老;有古田尉,积阶朝散大夫莆田的吴公诚和尚右郎官,大理少卿吴叔告;有史称"真廉吏"的建阳古田尉,攸县丞,融州节度推官吴居仁以及长乐世称"吴铁面"的著名监察御史吴实。此外还有 南宋进士、大教育家、惠安吴岗治学舍以经学指授峡邵二州,夷陵学子始第春官。三、肇南 吴姓也是较早迁居南安的族姓之一。两晋时期,中原汉人为辟战祸,纷纷南来,沿古南安江而居,特别是唐宋、中原板荡,北方大量民众南迁入闽,移居南安。唐代诗人韩盄隐居南安时,在《秋郊闲望有感》诗中就有"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的诗句和《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关屯紫气,水通吴甸浸晴霞"诗句,说明南安一带早有地名"吴乡"及田地"吴甸"。据有关史料记载,吴姓移居南安主要支派有:黄龙族礼孙公裔下;漳州南靖吴薪公裔下;还有吴伯谦裔下;灵水清溪支派,肇基公,燕翼公裔下;还有从龙岩、漳浦等地迁入其他支派,他们在南安开山辟水,艰苦创业,蕃衍昌盛,至今人口达58170人,为南安第七大姓。四、蕃衍 黄龙吴氏:大约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纪)纷纷迁入南安,黄龙一族迁入南安开发的村落有: 码头诗口村、诗坂村、龙溪村、营园村;洪濑有湖美小路村、进坑村;溪美有顶溪美、溪美 街、莲池村(赤口);柳城有浦头村、鹭江大埕村、下都、杏莲、三堡、八尺岭东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吴板村、内寮村、盖溪跳坑村、金墩吴厝村、镇山墩头村;罗东有 潭边村;水头有湖内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后店村;丰州有素雅东门、南门、港吴; 霞美有邱店、许厝后村、下福村、埔头村、麻山村、金鸡村、云台村(小部分);康美有东坂 吴厝村;诗山吾丰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头、库内、梅胜、埔顶;历经八百左右年 来,如今黄龙族的南安后裔,广播闽、浙、赣、粤、港、澳、台,并侨居海外,星、马、泰、菲、印尼、欧美等地,瓜瓞绵长,人才辈出,簪缨显宦,名贤博士,商贾富豪,遍及海内外。黄龙吴氏开基祖礼孙,其先祖吴琚以下几代是:吴琚--吴安仁--吴仕骧--吴爽-- 吴礼孙,自礼孙起至今已传二十九世,衍居于海内内数十万人。一世礼孙,配陈氏,生三子 :长景政,居黄龙祖地传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诗口;三景兴,分居晋江、石狮、蚶江及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长君用、次君济、三君弼、四君辅、五君锡、六君赐 。二世景善支派:后裔又迁播于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内、福清、龙溪地区、尤溪县、福州市、延平、建宁、邵丁、同安、厦门、晋江以及江西上饶、浙江温州、平阳和台港等地,后裔数万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陈氏,生三子:长观生、次观应、三观庆。后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内、吴坂、内寮、诗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济支派:字和卿、号龙溪。配杨氏、胡氏、刘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长希宪(杨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长宗之、次益之、三习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晋江、石狮、蚶江;三希礼(杜氏生)官讳显宝,号大石,配庄氏,生五子:长仕 良、次仕宗、三仕铭、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从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讳显德,配虞氏(早逝无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讳显胜,号翌斋,配甘氏,生二子:长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讳仲孙,生三子:长观荣、次观志、三观东。水头湖内吴氏:始祖一处士(君济之裔孙),分支晋江东廷后播居,水头湖内的泰安。一处士 到水头开拓求进,不久便与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识中一处士之才能与为人,遂以爱女妻之, 生二子,长精直、次精一。精直与精一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开族湖内,精一即大二房,后插迁漳州开族。精直传恪齐,继传滨竹。滨竹再传四子:长竹居、次竹所、三竹轩、四竹斐(后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头或云角尾纲头)。故称后湖内村吴氏四房之分源于此。一处士衍传水头 吴氏,迄今已有五百余载,传宗二十一代,现海内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孙播据南安溪美街、顶溪美、洪濑进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号清江。配陈氏,生二子,希圣讳元宝,配刘氏,生二子:长绍祖 、次绳祖。绍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后店。再播迁于广东潮属的海丰、陆丰、曲溪等地。绳祖播居惠安洛阳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讳福宝号揽秀,配陈氏,生四子:长敬祖、 次德祖、三荣祖、四庆祖。石井后店吴氏:始迁祖吴启勋讳绍祖,于元朝末年(1361年)迁居后店村。至明末清初, 郑成功反清复明与清廷对抗。斯时人口二千余人,清廷以治海民与郑成功交接、强迫迁移。 限三十里外,驱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处观望,至第三次大肆杀戮,焚其居室,村民 惊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广东属揭阳、海丰、陆丰等地。后来郑成功退守台湾,至康熙末年 (1735年),两广总督奏请,"沿海居民当使复族",康熙准奏。于是人民纷纷回乡,重 整家园。后店村回归者仅十余户,其余均留在广东各地,各自谋生。回归吴姓人艰苦奋斗, 辛勤创业,传至现在二十四代, 总人口三千余人,其中分居台湾三百余人,分居厦门三百 余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国内工作人员)二千余人,侨居海外一千余人。裔孙播:新步、下尾宅、产头、星田、西庄、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濑镇。 三世君锡支派:字和杰,号敏斋,仕元武荣州主薄;授将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莲,生三子: 长希善,号俨斋,配叶氏,生二子:贤、德;次希允,号毅斋,配扬氏,生一子:玄瑞(今严埔西房大厅);三希弼,号忠斋。配蔡氏,生三子:莹、辉、昭(今严埔东房)。裔孙播居:金浦(严浦)、金鸡、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锦田、仙塘五房、浦头、下福 、田中等。 贤名大治,号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辉由乒乓石沟花树下据居晋江下浯(花树房),传下灶、 罗堂、高坑、安海圣店街、南安官桥田盇、丰州下福。六世允斋居南安铺头、赤口、当甲、 丰州东门。七世吴钦宜播居南安洪濑、小路。八世愿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后(即今浦头)。希灏之长子移居库内。九世临田播居南安林头。西渠裔孙一柱移居晋江茂陈宅,由 陈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许厝后,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后。十世退庵播居晋江下茂。秀山播居 南安罗东潭边,其长子茂山由潭边迁居江西上饶桥恩山村;十二世岩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鹏之子印官(龙亩)播居南安露水头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库内分居溪美吴厝巷;十九世周广播居金鸡,人口200余人。苍山吴氏:明洪武年间,宋状元宰相吴潜的十一世孙吴薪派裔启衷公,字钧父。为避" 辱宰官祸"由漳州南靖展转迁徙,开基武荣二十七都古苍乡,生三子:长高斋,次厚斋,三 实斋。公元十四世纪初,高斋迁居兴化仙游,厚斋迁居同安吾峰,唯实斋公,仍留居桑梓, 弘扬祖业。实斋生二子:长圣福,次圣禄。圣福生一子,裔居古苍、墩坂。圣禄生四子:长 秉与居溪后埔。次秉成居古苍。三秉贡,大约于公元十四世纪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后畲。至五世,大约于公元十五世纪,秉成之长子钦明,次子钦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钦和仍守居古苍。历经六百多年风风雨雨,艰苦创业,苍山吴氏一族,以坚强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于温陵,拓乡域于苍山,一脉绵长,发屏崛起,如今仅于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两县,分布于美、古苍、墩坂三乡,此外还有大批宗族成员,拓展 港、澳、台和东南亚诸国,足迹遍及五大洲。濑水头吴氏:吴伯谦于北宋年间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岭后分居南安濑水头,(一说从晋江象畔 迁入)濑水头吴氏子孙后衍居安溪长坑、祥华、龙涓、西坪、魁斗、剑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门、潘田、福德等地。灵水吴氏:灵水支派始祖吴懒翁,是江南吴氏大宗吴宣的后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吴纶 - --吴宥--吴坤二--吴吉甫--吴五四郎--吴千六郎--吴九六郎--吴懒翁。吴 懒翁字志仲,生于1325年,卒于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携其幼孙吴温明(1375--1 443),从泉州东门移居灵水安居落业,至今600多年。江崎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于明末由晋江东石镇坑园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现本乡人口2500多人,并衍至水头、康店、后邦、上郎、上圳、田中、抚坂、苏 厝、云霄城关及世界各地,在台湾台南港仔尾、彭湖锁广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顶乡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开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现人口600多人。 蕉山吴氏:礌苍蕉坑吴氏的开基祖朴轩公,平贼有功,钦赐游击,明正统年间由龙岩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还有子孙分衍温州、福清、安溪等地和东南亚诸国约20000多人。 凤巢吴氏:属入闽龙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长致政,居东石埭边。次致茂, 裔居丰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长勤斋,仍守居埭边,次毅斋,三慎斋,四宁斋居柯坑, 次子毅斋於大清雍正年间,开基凤巢村,生二子至今传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边。五、昭穆 黄龙吴氏通族:六十四字行。 十二世起字数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义。 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 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 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 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望日(1686年)赐进士出身南康县令裔孙吴黄龙编定 水头湖内吴氏字行(自七世起): 宗、宪、缙、绅、世、代、恩、荣、学、遵、孔、孟、道、法、周、程 苍山吴氏 前十字:启 斋 圣 秉 钦 于 德 景 宗 伯 后二十八字: 世 光 祖 武 永 传 芳 基 业 敬 承 信 彦 通 惟 冀 孙 曾 敦 道 学 朝 廷 应 举 显 明 堂 江崎吴氏字行: 世 必 孟 仲 淑 奋 隆 徵 锡 御 翼 亮 昭 文 德 丕 绳 振 武 功 蕉坑吴氏字行: 廷承宗功世道德文章荣国选仁慈孝友振家声 凤巢吴氏: 述 致 斋 纯 敦 素 复 司 奇 兴 孟 宗 光 嘉 庆 永 远 传 辉 耀 泽 隆 吴氏堂号 延陵衍派 六、宗祠楹联 苍山吴氏 德扬渤海志异征诛春秋颂美节 宗镇苍山谦让开拓祚胤传遗芳 启基拓梓园高瞻远瞩推钧父 衷正系邦国武略文韬赋裔孙 麟趾呈祥开一世 螽斯衍庆拓三吴 宏图钧父启苍山 妙荫定公传古佛 大圣孔丘崇至德 雄心宗武仰高风 苍山梓桑多雨露 山川形胜蔚人文 古干新枝春永在 苍松翠竹寒岁长 谱 牒 南安吴氏谱牒的编修,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大部份的支派世系完整、脉络清楚,长幼有序 ,排列井然,而且名人传记,行状、文辞精华,有的还载有诗词赋和文物古迹。苍山吴氏大宗谱约编篡于清咸丰年间,由苍山吴祖许先生编篡,后来再篡修。但各支派房谱 ,匀有自行续修,直至2002年10月,由吴达生、吴文华、吴基彬主持修编。约于2004年10月完成。 |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安溪陳氏源流
一、溯源 陈姓缘自黄帝时期古老的陈丰氏部落,他们是高轮车的制造者。大约在5000年前,陈丰氏部落定居于陈苍山下的山坡上,后来人们称陈坂,即今陕西省宝鸡县地,三国前称陈仓。河南宛丘(今淮阳县)是陈丰氏子孙东迁时住过的地方,是陈之国都,为后来的陈姓家族留下一块祖居地。舜帝是陈姓公认的血缘始祖。周文王时,舜后裔妫满娶周文王长女太姬,是为胡公满。周武王灭商朝后,封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此后,后代以陈为姓,在陈丰氏部落故地发展起来。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也出自河南。《魏书·断氏志》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随迁的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东氏改为单姓陈氏。 战国时,陈轸任楚相,封颍川侯,成为颍川陈姓开派祖,由此陈氏郡望出于河南颍川。东汉时任太邱长的陈实为颍川陈氏十世祖,福建陈姓绝大部分都是颍川流派。 陈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5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35%。 本文来自网络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