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姓
源 流
一、溯源
宋皇室南渡,把管辖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从河南归德迁往江苏镇江,再迁入泉州,"南外
宗正司"设置于今泉州市内旧馆驿(梨园剧团内)。南宋时期,元兵大兵压境,为了免受宋
元战火影响,大批皇族、士大夫、僧侣、商人、地主、农户、工匠、手工艺者纷纷迁入泉州
,对泉州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这一时期,泉州的地位
成了事实上的"陪都"。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建立赵宋王朝,但赵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五代了,一世 祖为僖祖(赵 ),二世祖为顺祖(赵
),三世祖为翼祖(赵敬),四世祖为宣祖,宣祖就是赵匡胤的 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有五个儿子,长子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子宋太祖(匡胤),
三子宋太宗(匡义),四子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子岐王(匡赞后更名为光赞)。
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和魏王三大支派,一起繁衍到现在。
二、昭穆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写御书,编立三派"玉牒"各立十四字,以为排辈之分,另立 遗嘱:"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十四字辈用完,必须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代开始已经循环了二次,又重新起始 ,一千零三十多年已历36代之多。
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 ,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 (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
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新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
按三派区分。太祖派新十四字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永,循。
太宗派新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新十四字为先,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原十四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三个 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
而新十四字并无传下,只在《天源族谱》中看到很多的名字是"原"和"新"辈并用。如 赵惟(纲)
,即古愚公,又如军事学家赵本学,原名赵世(建)郁。尚可举出一些,如从 鼎中,德溥养,惟纲祥,仲兼哲,士思夏,不尚明,承贤夏,克廷壅,叔辅之。这种三个字
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新"字辈并用,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清时的一个特点
,原十四字辈是由宋太祖亲自御定,据传,新十四字辈的启用,赵氏人丁难以蕃衍旺盛,因
此,新十四字辈只是摆设,没有实际应用,现在,仍沿用宋太祖御定的原十四字辈循环。
三、入泉
靖康(1126)之后,高宗南渡,皇族宗室也大批南迁,"太祖次子德昭第五代孙赵子?随南 外宗正司迁入泉","泉之有赵自子 ,子 始也"
,乃宋太祖赵匡胤之次子燕王赵德昭派。太祖派入泉始祖是赵子?、赵子 二人。据《南外天
源赵氏族谱》第一卷三载:"赵子?字南金,以建炎南渡福建泉州,绍兴初以锁换进士, 授承议郎翰林五经博士,赐绯鱼袋,出知建昌军,改大宗正丞,迁朝奉大夫,知封洮,有德
政,擢中奉大夫,同知 东都转运使司 事,改任福建都转运使,卒于官……葬南安县三十二都田丰里橄榄?山(今南安霞美镇霞美
村)。生子三人伯迭、伯鹮、伯逖。"宋史载:"表燕王房,中奉大夫赵子?,武节郎赵令
磅第八子"。一世为燕懿王德昭,二世为翼王惟吉,三世为滏阳侯守廉,四世为华阳郡公世
奉,五世为中奉大夫令磅,六世为中奉大夫子?(如上推至僖祖赵则赵子?应为第十一世,
下同)。关于南外正司设置时间,据《泉州府志•睦宗院》载:"建炎中,南外宗正司徙泉
。"根据以上记载赵子?是在建炎(1127-1130)中随南京外宗正司徙迁入泉,时间就在11
30年前后,赵子?和他的后代一直在泉州蕃衍,最后"卒于官",死后葬在发南安县三十 二都田丰里橄榄?山(今大霞美村)。《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第一卷:"赵子
,字常履,授忠翊 郎,饶州司户,南渡入泉,葬晋江县三十八都复金山,生子八人,伯鹯、伯详、伯诚、伯评 、伯询、伯训、伯调、伯谕"。宋史载:"表燕王房,忠翊郎赵子
为嘉县防御使赵令耦次子"。一世燕王德昭,二世舒国公惟忠,三世从国公从蔼, 四世定国公世纲,五世嘉县防御使令耦,六世忠翊郎子 。子
卒于泉州,葬晋江县三十八都复金山(今洛阳桥南杏 厝,即福厦公路入河市公路2公里处)。
四、肇南
南安赵姓都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裔,随宋皇室入泉的,原居住在泉州的睦宗院,
在南外宗正司的管辖之下享受宋皇室的一切待遇。元灭宋,泉州南外宗正司的皇族受祸最惨
,几乎全部男丁都被泉州市舶司提举阿拉伯人蒲寿庚所杀,人数有三千多人,个别因事外出 或被元(汉)
将抢救的孩童才幸而保住性命,泉州幸存的赵氏子孙就此沦为平民。居南安柳城路水头的一支赵氏宗子,由泉州西街甲第巷迁居路水头,原居住在泉州睦宗院,
元灭宋时,适逢时任浙江监税官的赵与蕃公游宦于外,幸而获免祸,故克传世而有今日路水 头这支余脉。
谱 牒
据《南外宗赵氏天源族谱》载:迁居南安柳城路江路水头赵氏皇室后裔系宋太祖赵匡胤之后 。宋太祖传--德昭--惟吉--守廉--世奉--令磅--子?--伯逖--师沆--
希 系--与蕃--孟伟--由腾--宜贤--顺阳--德锦--惟亮--守(鼎)中--世(建)
鼎迁居南安柳城路水头。路水头赵宋皇室后裔由泉州甲第巷分支而衍,出自赵子?入泉之后。宋景炎间公元1278年遭
蒲寿更屠杀,所幸时任监税官的与蕃公仕于外未遭剿杀,才有路水头赵氏皇室余脉,与蕃公
在泉苗裔变姓咽涕装欢,谨慎避祸,学文练武慨秘藏不露。明洪武所得散居泉州的赵族复姓
归宗,宋皇室苗裔合宋与明俱兴元魁世第显然光耀门楣。太祖十八世孙建(世)鼎由泉州甲第巷迁居路水头,已历十几世。清康熙六十年间与经公稍
创路水头私谱,其支系颇明。民国十七年,太祖二十八世裔孙顺章等爰邀本乡诸房长,集腋
成裘,鸠捐资费,再撰修路水头私谱,续接于《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世世明亮,免尽红枝 牵连,一睹了然。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